本书共收录善本古籍249部,普通古籍1647部。包括被《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的明正统八至十年(1443-1445)刻本《汉书》,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莆阳黄御史集》等十余部善本古籍。
中国的古代教育,可以说就是读经的教育,从现代角度来看,它是很片面的;而且让孩子们从小就学这些艰涩难懂的经典,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近现代教育渐渐废止了读经。可是,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要想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得让学生了解经典。而我国的经典,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所以,很多前人学
《经典常谈》是一本经典阅读训练的入门读物,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本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向年轻人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读物。朱自清先生用浅显的语言,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几部书,如《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一一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还梳理了辞赋、诗、文的发展演变过程,既起到普及国学经典知识的作用,又为学生学习国学指
内容简介 南京图书馆是我国著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位,其馆藏总量超过1200万册,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已有631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书遴选馆藏珍稀善本112部,每部书介绍内容、作者、装帧形式、尺寸、行款、钤印等内容,并附多幅书影,全面揭示了南京图书馆所藏的
本书收录范围为福州市图书馆所藏,产生于1912年前的估计和民国时期的线装书。书目据产生的时间分为1912年以前、民国事情两个部分,按照四部分分类法编排。同一个分类的书目,按照索书号排序。本书目内容含序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版式、册数、存卷等,按照《古籍著录规则》规范著录。
本书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
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着重介绍我国古代的经典作品,通俗流畅,见解精辟,让古文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青少年读者的兴趣,是青少年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在《萃编》的基础上,对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之作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编纂整理。《续编》与《萃编》合为一体,就能基本摸清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典籍的家底,梳理中国历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显示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展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以求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
本书为第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图录,共收入752部古籍。延续前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的编排形式和编纂体例要求,以时间先后顺序,按文字类型将入选古籍划分为汉文珍贵古籍、民族文字珍贵古籍和其他文字珍贵古籍三大类。全书图版皆以特殊纸张彩色精印,并配有准确精当的著录文字,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本书的出版是中华古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