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教授主编,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佛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该书稿属于佛教文化研究类图书,主要内容是佛教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宗派问题新探、佛教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四个板块。书稿收录了近期佛教哲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共约二十余篇文章,展现了学者们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的祖庭。本书稿包括“青龙寺与乐游原”“青龙寺与唐代密宗”“青龙寺与中日交流”“青龙寺与唐长安民俗文化”“中日友好新篇章”等五章内容,以及相关唐诗,从多个角度以翔实的资料与生动的笔触介绍了青龙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建筑风格与布局结构、与密宗的关系及发展历
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不仅佛学造诣深厚,而且与文人过从甚密,其美学思想及其文风不仅影响了东晋文学,对其后历代文学也产生深远影响。《庐山慧远集义疏》收录慧远的全部著述,分为正编、续编、附编三种。其中正编收录《庐山慧远法师文钞》,续编收录《大乘大义章》及《文钞》失收之慧远佚文;附编收录相关传记资料、碑铭诔赞、书记跋序、论议
佛教进入中国,在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迹,最有声色的阶段是在六朝、隋唐的中古时代,文学也由此产生了新的图景。本书在用力爬梳这一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将佛教与文学相关因素纳入文学史发展的进程,从文化史、多元宗教等视野,吸收域外学术成果,以问题性为线索,结合历时性的事实,观照佛道、儒佛关系对中古文人的精神影响,诠说中古
该书中主要收录了我国明代学者象雄切旺扎巴及后世学者对《缘起理赞》的注疏。文中在分析《缘起礼赞》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了《缘起礼赞》对中观见地的补充和中观见地的支撑架构作用,进而引申出《缘起礼赞》承上启下的建构意义,并对其影响和定位作了合理的评价。
本书对藏文佛典《吉祥三菩怛经典明灯》的西夏文译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之解喜解疏》和《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之广义文》进行整理和对勘研究,共分为专题研究和译注对勘两部分。其中专题研究是对西夏文译本进行历史学、文献学研究,主要涉及西夏文本的著者和传者、藏文底本,以及文本的整理与校勘、内容结构,西夏字词释义,文本中印度大成就者事迹等
本书梳理了天台宗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宗派创立、法脉传承、核心典籍、僧团制度、教法海外传播、教相判释、诸法实相、忏仪修证、圆顿止观等内容的探讨,阐述了天台宗的形成与发展,深化读者对天台宗概貌的认知;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准表述概念的同时,更加重视原典名词语境的解读,尽量保持天台宗教典中理论的纯粹性与完整性,如实呈现其本身
本书稿为帕帕吉传记,通过帕帕吉这一传奇式的人物的生平故事,描写印度文化、思想和修为等多个方面,也借由他与众多的欧美人士的接触、多次访问欧美各国的经历,在丰富的细节上,使读者身临其境,切实体会印度智慧的独到之处,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和启发。《一切从未发生:帕帕吉传(上)》主要记述了帕帕吉出生到五十六岁退休的经历,记载了印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