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介绍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外,特别增补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方法;第一篇涵盖了微生物学的常用基本方法和操作,补充了因学时不足而无法在实验室开设的课程内容;第二篇围绕临床三大常规(血液、粪便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展开阐述,包含三个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三篇则增
本书内容包括:什么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什么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什么是气溶胶传播?;预防病毒感染需要从哪些方面人手?;如何控制传染源?如何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需要如何避免感染?;普通人员日常如何防护?;外出人员如何防护?;特定行业人员如何防护?;你会七步洗手法吗?学校和幼托所等公共场所如何预防和消毒?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第3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配套用书,其章节编排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4版)基本一致。根据第2版实验及学习指导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和广大师生的反馈情况,对该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从而使本书更加简洁、重点突出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本教材分为实验指导和学习指导两大部分。
本书为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本教材之一。本教材的编写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指导原则,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本教材的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紧紧围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
本书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三篇,内容包括: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生物安全与医院感染等。
本书收载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医学标准菌种6200余株。书后设有菌种编号索引、菌种拉丁学名索引、菌种名称汉语拼音索引、抗原式索引等。
为方便从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工作的相关人员更好地学习、掌握国家有关标准,持续了解国际动态,在具体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据可查,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了《病原微生物保藏管理与技术手册》,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相关管理部门和业内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2023年,编写组对该书进行了重新整理,收集、检索、更新了国内外
本书共分为三篇十四章。第一篇“微生物学概论”,阐明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其中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及其控制、遗传与变异。第二篇“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包括微生物制药、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等内容。第三篇“免疫学基础”,简要阐明免疫学的基本原
病原生物及感染性疾病自古以来对民众健康和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天花、鼠疫在历史上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近30年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5N1禽流感、2009H1N1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COVID-19等新发再发传染病层出不穷,对民众健康、社会稳定、经济
本书内容包括:免疫学概述、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消毒与灭菌、病原学检测技术、常见病原菌、其他原核细胞型病原体和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