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借助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所采用的从后思索法,以界定共同体概念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展开全景式研究,构建历史维度和理论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相统一的共同体思想完整框架。具体来看,首先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共同体进行剖析,在市民社会的阶级矛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至今已经150多年。150多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书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全部经济理论,包括分工理论、劳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垄断价格理论、商业资本理论、工资理论、利息理论
如何有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如何提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49—1966年,清华大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本书根据第一手资料,以理论、历史、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对1949—1966年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专题研究,总结历史经
学术界以往多从批判思辨唯心主义视角解读《神圣家族》,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活世界观的初步阐发。本书在第一部分通过文本解读,阐发该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第二部分通过理论研究,呈现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从思辨到生活的转向。通过两部分的架构,以期读者对《神圣家族》有一个全面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
本书首次对马克思的思想在初创阶段的演变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作者吸收了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研究资料,对马克思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给予评述。前半部分叙述了马克思青年时期德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状况以及他最终皈依黑格尔主义的过程,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解析了他在报界撰写的文章。后半部分专题论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政治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文本为依据,在厘定理论和现实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探索理论与现实关系的基本理路,比较全面地阐释了其相互衔接又依次递进的“五个环节”和“三个阶段”的逻辑进路,即:从理想主义出发,探索理想同现实的关系,从自我意识出发,探讨哲学同世界的关系,立足于唯物主义,探究物质利益同理性原则的关
本书以马克思马克思社会进步理论为题。首先,从思想史层面对马克思社会进步理论的源流作出了考察和梳理;其次,从特征和逻辑层面对马克思社会进步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分析;再次,从内在规律、动力机制、评价尺度等角度对马克思的社会进步理论作出了全方位呈现;最后,将理论联系于现实,探讨了马克思社会进步理论的当代价值。
名言、名句、楹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名言、名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有警示、励志、健康向上的意义,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本书是以毛泽东主席的手迹为范本,经筛选集字整编常用名言名句楹联,帮
本辅导用书依托2023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编写,旨在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生提供知识性、思辨性、创新性的拓展学习内容。本书以章节顺序展开,包括章节知识导图、经典阅读导读、案例分析及实训练习四部分。内容均围绕教材八个章节展开。其中章节知识导图对每章内容的层级及逻辑关系进行总结,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