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诗学》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作者的个人实践,对诗学问题进行了拓展和补充。本书**部分着重从具体的诗人个案来探讨整体性。第二部分则是本人实践整体诗学的诗歌作品。整体诗学是生活诗学对整体问题的拓展和补充。它强调一种整体精神,认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包含三个维度:生命、日常生活、存在。这意味着整体生活同时具备生命性、日常性和存在
对意境优美的50首诗词,用简单质朴却不平凡的语言,进行了阐释。同时,它也是一本字帖,读者可以在领略古诗词的美妙意境的同时,一笔一画的写,体会心里片刻的安宁。
袁枚*的《随园诗话》是清代文学理论*作,袁枚*。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放,历官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年33岁即辞官,卜居于江
罗泽南,晚清理学家。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后,他参与组建湘军,成功指挥了诸多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胡林翼谓其“上马杀贼,下马著书,仗大力撑持,真秀才,真将军,有理学”!本书重点讲述了罗泽南的理学思想,以及他为挽救民族危机,慷慨从戎,壮烈牺牲的一生,又深为其子孙庸碌无为、恶名昭著而感慨。
中江兆民,日本近代思想家、评论家、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被誉为“东洋的卢梭”。本书生动讲述了中江兆民精彩纷呈的一生:由一个教书匠变成了倡导自由、平等的爱国者;议员群中的异类,遭到排斥与背叛;最终成为一位为人民权益而战的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通过其代表译著《民约译解》《一年有半》中思想的解读,为读者展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中江兆
《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是从各个朝代中涌现出来的牡丹古诗词中,选择了103篇来鉴赏。所选择的牡丹古诗词名篇,无不都是内容丰富,隐含着深刻的题旨和高度的艺术性。在选择鉴赏的角度上,每篇都各不相同,既有从内容上来鉴赏,从深刻的意隐鉴赏,又有从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上来鉴赏。例如王维(前唐)《红牡丹》咏物抒情;李贺(中唐)《牡丹
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工诗、词、文,尤以词著名。其词语工入律、情韵兼胜、凄婉清丽、典雅流畅,为北宋重要之婉约词人。词多写男女情爱,如《满庭芳》(山抹微云)“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宋四家词选》),《鹊桥仙》(纤云弄巧)一反七夕词愁离恨别之陈套,赞美纯洁专一的爱情,命意超绝。《望海潮》(梅
《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以“wen革”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早期朦胧诗之后的先锋诗歌。作者从文本(诗歌作品)、语境(诗歌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元文本(关于诗歌的各种话语)三个方面切入,既关注审美问题,也关注文化社会学问题;既涉及诗人身份等社会学问题,也探讨各种个案,
文学的理解活动是一个对思想丛林的“以心会心”的自由穿梭过程,也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度审美创造。 《历史与美学的对话:王充闾散文研究》依凭于哲学、美学、阐释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理论资源,对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间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踪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以文本为轴心和以“历史与美学的对话”为经纬,对作家各
《唐宋八大家文抄》是明清以来流播*广的名家散文选本,至今影响深远。本书集中考录成书于清代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约计48种,以选本为单元,以文献为中心,以评注为重点,涵盖编者生平、成书及刊刻缘起、版本异同、体例特征、选文规模和宗旨、评点特色、八家座次、序跋选录八个方面。作者着力寻绎每种选本对以往选本的传承和突破,进一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