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通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使训诂理论和训诂实践并重。“通论篇”着重介绍训诂内容、训诂体式、训诂方法原理、训诂名称及术语、训诂学的发展简史;“实践篇”着重介绍古书的标点、翻译、注释、校勘,突出训诂实践训练。
本书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多种理论,对现代汉语指人名词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由计算机处理汉语引发的语言工程的系统性、两可现象与语法规则、语法、非语法形式与静态、动态等问题。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理论与实践》主要涉及汉语国际教育学科设置、文化传播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国别化教学案例研究。作者均为一线教学的学者,涵盖亚、美、欧等主要汉语教学阵地。王巍,女,副教授,语言学博士,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专家,汉办组织的各种考试的考官。李洪波,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本书是作者依据自己多年带博士生的经验和研究,写出了这本建议如何辅导博士生毕业论文和学术写作的书。2006年出版了第一版,2014年再版,得到了广大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的广泛好评。本书主要的特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讨论和探究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语言”。本书用了大量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开辟了一个讨论如何辅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有效空间
本书以天津方言语法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描写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选取老城厢、河东区、红桥区等地为方言点,从构词、重叠、词类、常用句式等四个方面对天津方言语法系统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和探讨,大致勾画出这一单点方言语法系统的整体面貌,揭示出该方言语法系统的重要特点。全书共分十二章,重点在于词法研究。本书不仅是对天津方言的
《文字学四种》是对吕思勉先生文字学研究的集中展示,包括《章句论》、《中国文字变迁考》、《字例略说》、《说文解字考》四种。这四种文字学著作曾被多家出版社刊行,但均非全本。我社2009年版,则根据吕思勉先生生前修订稿,补上了有关文字。吕思勉先生文字学思想的全貌庶几可以得见。
《关于调查研究和文稿起草问题》包括《关于讲话文稿起草问题》《关于调查研究问题》《我的读书经历与体会》等4篇文章,讲述了怎样做好调查研究、如何写好调查报告,内容贴实,文字功底深厚。内容涉及文风、取材、选词造句、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以文学巨匠的高度再次对文章应该如何组织做了汇总。具有一定得教育意义。
本论文集涉及文字发生与早期文字、文字性质与构造、文字关系与传播、东巴文研究、文字研究与文化。文字发生与早期文字方面,重新思考了早期文字的定义、分期,指出了以后还可以进一步做的工作,提出了初始早期文字阶段。通过坡芽文字、他留文等材料的研究,呈现了早期文字研究的意义。文字性质与构造方面,提出了拼盘文字术语,分析了一些传统术
本书以写作一篇论文面临的困惑为起点,介绍了如何确定论文选题、论文写作大纲,写作论文的方法、技巧和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注释、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以及论文发表、论文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本书还讲述了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著作权保护等内容,以避免论文写作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三字经》勾勒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国学经典读物。在本书中,作者对《三字经》原本涉及的典章、名物、典籍、掌故,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及人物等做了详细的中英文注解,其内容囊括中国的历史、教育、自然、伦理和道德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阐释了儒学中的“三纲”“五常”“首孝悌”“性本善”等基本概念,还讲述了中国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