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墨迹,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1302)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公分,横136.5公分,记58行,行11字,额3行。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
此卷《洛神赋》为赵孟頫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如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
赵秉文(一一五九—一二三二),字周臣,号闲闲居士。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登进士第,历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有资料记载: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大进。赵秉文书写的《追和坡仙赤壁词韵》卷,纸本,纵五十一点九厘米,横六百九十七点七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方家评说:此
金元时期僧人溥光,俗姓李,字玄晖,号雪庵,大同人。其善画山水,墨竹,擅真、行、草书,尤工大字。由赵孟頫推荐,拜昭文馆大学士,赐号玄悟大师。溥光曾草书唐代高僧希遷所著的《草庵歌》。这件墨迹为纸本,纵四十六点七厘米,横六百零五点四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有方家评说此作:书体飞流,而蓄拙意,草意遒真,而中宫紧结,有纵放而无脱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在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件王铎行书颂苏侍御卷。此作绫地,纵四十二点二厘米,横四百一十一厘米。据推断,为书家五十岁后书法步入佳境时期的作品。有方家评说:全卷书法,气势恢弘,气象苍莽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饮中八仙歌》。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洗练的语言,描绘唐代八位酒仙的趣闻轶事。明代,著名书家张瑞图于天启七年挥毫写出这首诗篇。时年书家五十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十七帖》摹本甚多,传世拓本中*著名的有文徵明朱释本、姜宸英藏本、邢侗藏本、张伯英藏本等等。除之外,中华民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本书收赵孟頫书《右军四事帖》、《襄阳歌》、《趵突泉诗》三件墨迹。《右军四事帖》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此卷纸本,纵二十四点四厘米,横一百一十七厘米,现
本套丛书“集字字帖系列”,书体包括简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历代碑帖中选取代表性书家,汇成楹联、诗词作品集,适合已有临帖基础,尚缺创作经验的读者使用。本书尊重原帖原字,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读者创作时提供参考蓝本。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画家。字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