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大著名学者夏晓虹女士的散文随笔集,其中更收录了夏老师新近创作的美文数十篇。题为“今生有幸”,实则多为对故人、故事的追思与忆念。作者用其学者特有的谨严克制的笔触,记述了镌刻在她脑海中的那些身影、那些岁月,看似冷静的笔法里,却无处不蕴含深情。往事风流,今生有幸。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诗人于坚的长篇散文,也是他的摄影集。近几年,于坚一直试图在实验一种写法,他从散文回归到文,重返汉语言体系中的文的传统,没有文体形式泾渭分明的分野,既有随笔、散文、记叙文的笔调,也有小说式的片段、分行的诗和引文,它纷繁而致密,《密西西比河某处》正体现了于坚近几年对写作的新思考。《密西西比河某处》不是一
本书为冯骥才先生2022年开年全新随笔集,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洞天”,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少有人知道,以文学成就名世的冯骥才先生,之前竟是一位功底深厚的画家。他说自己有两个空间:一个空间以文字工作,此为书房;另一个空间以丹青干活,此为画室。这两个空间,不仅是工作方式的不同,实际上也是心灵分工的不同。写作于他,更多是对
华静带我们漫步水墨画里的四合院,在烟袋斜街和南锣鼓巷走走停停,与天坛的门钉触电,在韬奋书店里坐着读梦,在文学馆与大师们会面,在使馆区一角看夕阳,回忆那些年在工体的宏大夜晚,在前门大街上感受老城风景,在人定湖公园邂逅欧洲美感……展示胡同风范,品味指尖时光,回顾留痕记忆,搜寻烟火街区,探索空间边界。
锦城春晓,酒迷花恼。于是,人与花俱醉。这本书,是谢伟于迷醉中写给锦城的一首情诗。他回顾成都千年历史,解析谜一般的三星堆,探索宽窄巷子的前世今生,在最有烟火气的玉林路流连忘返,在老茶馆观看茶艺绝技,在旧书摊淘好书。他在杜甫草堂、望江楼和武侯祠缅怀圣贤古人,也在冷啖杯和串串香的小吃摊上与红尘俗世融为一体。一起在成都的街头走
金陵城,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山川灵秀,气象宏伟。周水欣漫步秦淮河两岸,探访鲁迅读书处,走过朝天宫和古城门,在芥子园遇李渔,品评荠菜圆子和十二鲜。她带我们行走在金陵城的老街巷中,闻到混合着老式木头房子、浓油赤酱的食物以及烟火人家的气息,还有青苔、香樟、梧桐的温润湿气……秦淮河水流淌千年,延续至今,不变的是对历史的守护与文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座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磐安县是中国药材之乡,主产于大盘山地区的“磐五味”,自古就深受医家、药家的推崇。作者作为磐安人,自小出入山水之间,对大盘山地区自然风物甚是热爱。近年来,作者深入山野走访药农,翻查典籍了解药事,最终形成散文四十余篇,解读中草药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对诸多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独特
梁漱溟,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受两大问题的支配:一个是中国问题,再一个是人生问题。我一生几十年在这两大问题支配下而思想而活动。——这就是我整整的一生。” 本书是一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感悟与经历类文章合集,书中所
本书是一部叶圣陶先生的人生感悟与经历类散文精选集。书中精选了山川风物、人生抒怀、读书感悟、经历过的印象深刻旧事、故友旧交等多个主题的经典散文等100多篇,每一辑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每篇作品均标有出处,全方位地展示了这位百岁老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所思所感和生活踪迹,亦旨在告诉读者:面对生活,需要拥有简单通透的内心,任凭窗外风吹
本书为著名版画家王琦之子王炜追忆20世纪23位版画先驱人物的文集。这23位是自新兴版画运动以来的中国近现代最享誉盛名的版画推动者或版画家:鲁迅、罗清桢、李桦、野夫、胡一川、江丰、力群、陈烟桥、张漾兮、杨可扬、刘岘、赖少其、邵克萍、黄新波、彦涵、黄荣灿、李少言、王琦、古元、沈柔坚、荒烟、牛文和赵延年。作者把记写的这2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