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随着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开始出现宽松的社会环境,民主主义运动高涨,实现了普选制和政党内阁制。另一方面,军部和右翼势力暗流涌动,最终在1936年酿成了“二二六事件”。从那时起,日本迅速滑向法西斯主义,先是侵略中国,而后向英美宣战,结果不但给世界造成灾难,日本自身也几乎被战争毁灭。本书通过描写191
本书分六个阶段讲述了1857年至1937年共80年的日本历史。如果用日本近代史固有的语言来表述各个时代,六个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公武合体”→“尊王倒幕”→“殖产兴业”→“明治立宪制”→“大正民主”→“昭和法西斯主义”。不过,即便列出了各时代的特征,仍无法明白各时代的相互关系。于是,作者将这六个阶段改称为“改革时代”→
本书是《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7)》的英文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收集整理其承办的2018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分论坛会议嘉宾学者发言并进行完善提炼而成的报告集,分为“主题报告”“亚洲文明的内涵与演化”“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与亚洲发展”“亚洲文明互鉴的机遇与挑战”“亚洲文明互鉴的路
《越南研究》是由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本期为《越南研究》总第2期,设有特邀专论、中越关系、越南经济与文化、口述历史、档案文献等五个栏目,共邀约中越相关研究领域学者文章11篇,具体涉及越南古典文学、中越贸易、中越语言交际等多个领域。
本书接续第一部内容,讲述了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惨败,退守本土,历代天皇从奈良到平安时代都致力于发展日本国力,但是最终导致武士割据,天皇失去了治理国家的实权。本书清晰地展现了奈良和平安时代的整个历史进程,为读者重点讲述了该时期内日本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和事件。
本书由海洋东亚、琉球研究、中日交流史、日本与山东几部分组成。本辑突出了日本历史文化和文化交流中的人物、中日海洋关系的研究,包括《新唐书日本传》研究、唐通事教材研究、从森有礼看东亚跨文化交流、黎庶昌的文化外交等,还收录了部分关于日本海洋政策的参考资料。
此书是已故日本著名中国史学家守屋美都雄先生的代表作。作者以六朝时期著名的门阀家族——太原王氏的家族谱系考证为切入点,在勾绎此家族世代人物政治命运发展的基础上,对六朝时期门阀政治的特点进行了画龙点睛似的提炼和概括。此书是六朝门阀个案研究的一部相当优秀的学术著作。
《江户日本》:江户,即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东京。《江户日本》从饮食、生活、情色、娱乐、幕府、侠义˙怪谈等方方面面,精彩纷呈地展现了日本历史长河中那一特定时期的江户城中芸芸众生的浮世绘,一城一史,诸般风味,尽在其中。全书用中文写作,文字自成一格,流畅中不失独有的异国风味。本书雅俗共赏,从中可了解日本文化,特别是日本大众文化
本卷叙述了从12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的日本历史,从镰仓幕府的建立到内战激烈爆发后室町幕府的最终崩溃。书中包括13位特邀知名学者对这一时期日本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研究,并着重阐述了这段重要时期对日本当今文化的影响。
亚洲文明之光(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