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对书法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米芾的用笔特点,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蜀素”乃北宋时四川所造,质地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zhu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擅长行书、
振镛的书法作品或神采飞扬、或飘逸隽永、或大气磅礴、或朴拙凝重,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重的传统气息、鲜明的时代精神、高雅的文化意韵和强烈的情感力量,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振镛的篆刻作品深谙商周金文书体变化规律而能体势多样,随印赋形,具有端凝静穆,婉丽和谐的风格。 无论是他的书法,还是他的篆刻,都热情奔放,思与神合,畅若流
李岚清编的这本《中国部分高校校训篆刻作品选》收录篆刻作品共184方,其中8方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教兴国”和“德智体美”,176方为高校校训。这些校训目前都在正式使用。全书依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百所高校校训·校徽·校歌汇编》的顺序编排。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校训,言简意赅,意蕴丰厚,不仅充分体现时代精
张志和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介绍文字产生至清代的中国书法艺术史发展流变。将书法艺术纳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考察。介绍*名书法家的同时,兼及一般书法家和文人、帝王、名臣、写经等书法。将书法理论、书法实践结合起来介绍,并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历代碑帖流传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介绍不同时代笔墨纸砚及其对
本书由中国书法简史、工具材料知识和选购、书法基本技法、五体书临摹及创作、篆刻临摹及创作、硬笔书法、书法鉴赏和附录八部分组成,内容兼及书法史、书法训练技法和作品鉴赏,通用性强,适用于全国高校开设的书法通识课和艺术类专业的书法选修课的学生使用。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针对目前国内书法教材理论内容过多,实践书写指导过少和训练方法不科
本丛书精选了历代著名书法的代表性碑帖作品,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王羲之、曹全碑的代表性作品,书体包括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各种书体。既介绍了各种书体的特点,又分析每种书法的写法,是一套实用有效的原碑配套练习册,是书法爱好者入门学习的好助手。适合于书法爱好者、书法培训班、书法专业考生基础训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