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0——2009年间所获得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书为一川南寨、北寨、白土疙瘩三个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
本书收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郑西亚斯学院配合基本建设中发现的300多座东周时期墓葬的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
本书为考古发掘研究报告.全面介绍了郾城郝家台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夏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6辑)》共收文章28篇,涵盖了简帛文字研究及简帛释文研究、简帛音韵研究、简帛词汇研究(含辞书研究)、简帛语法研究多个研究领域。本辑还刊发了王伟的《建国以来秦简的发现与研究》一文。此文虽不属语言文字研究之列,但对包括语言文字研究在内的简帛学者,都是颇有裨益的,故刊之。
《文物科技研究(第8辑)》是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系列出版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保护工程技术研究的成果,以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此前已连续出版七辑,本辑刊登文章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京报恩寺遗址地宫及出土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财政部(中国文化遗
《南方民族考古(第8辑)》收录发掘报告3篇,研究论文10篇,书评1篇。2010年11月,四川成都天府广场出土两通罕见的汉碑,内容丰富,保存较好,是近年来我国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本刊编辑部约请了六位学者撰写论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两通碑刻的年代、性质、碑主以及碑刻所反映的职官制度、在成都乃至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等
水流冲刷导致黄河沿岸大范围塬岸崩塌,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带村村北冲沟断崖上暴露出墓葬的痕迹…… 韩城梁带村两周古墓群以其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布局完整、保存较好著称,其丰富的青铜、玉器、金银器及墓葬遗存发现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梁带村里的墓葬:一份公共考古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用玉传统,八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使用玉器,崇玉爱玉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玉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玉文化的面貌也各不相同。对古代玉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成就很有裨益,也能提升我们对古代玉器的鉴赏水平。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关于滇,滇国墓葬概述,滇池地区(滇国)青铜时代遗存的编年、分期和年代,滇池地区青铜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滇的文化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