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华编*的《草书艺术品》共七品,以七律的艺术形式,系统阐述了汉字起源与草书的关系,对草书字神进行形象的描绘,对草书的字道和字力进行了论述与研究,同时对草书的*高境界无纸无墨以及草书艺术的夸张运用做了精辟的阐述。在第七品章灯和序文的《九章赋》中,对签章和闲章的规范和美感作了有益的探索。总之,《草书艺术品》对草书艺术的相
余鲁、陈孝荣、靳风霞编*的《文字设计教程(第3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十二五规划教材)》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使用的教材,以教学大纲和教案的形式编写,共分成“文字设计概述”“文字设计与运用原则”“文字设计创意与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设计的编排组合及运用”四个教学单元,适合实际教学之用。本书既有不同教学单元内涵的理论表述,又有大量
《清代书法遗存审美意识研究》主要包括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与价值、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研究概述、书法作为中国元素:走向未来的复兴利器、研究的思路、关键、方法及创新之处、作品·意象·法度·观念——清代书法遗存审美意识研究理路等内容。
本书对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寒食诗帖》墨迹进行逐行解析,对每个字的结体特点及字与字,行与行的牵丝映带,呼应对比一一作了讲述。书中附有宣纸彩色印刷《寒食诗帖》作品一幅,以供读者欣赏。
《三希堂》原名“温室”,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后乾隆帝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书法家名迹,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作者王朝晖首先对三希堂三帖中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
三笔字书写教程
付义赣、夏玲、杨先印主编的《三笔字楷书字帖》旨在为培养中小学教学工作者的教师教育类院校的书法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书法爱好者自学的实用性较强的教科书。本教材的编写,注重理论阐述与训练实践,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强调规范。以传统楷书法帖作为教学规范的基础,重点在基本笔画、间架结构、运笔方法及能力转化上
欧体楷书具有“险劲严谨、刚劲挺拔、规矩端正、瘦健俊美”显著特征,被其后历代书家奉为“楷模”。作者以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为原本,根据多年在书法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理清学习欧体楷书的重要性与要点。对于书法教学者来说,既是为书法入门者指引“灯塔”,又是总结学习与教学实践心得。这对中国
本书是玉林师范学院面向培养应用型师范生的实训教材,属于中文专业。内容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书法的相关知识,二是三笔字(毛笔硬笔粉笔)书写技能。在毛笔书写能力中,主要突出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的相关技能。在硬笔书写能力中强调钢笔书写用笔技法和钢笔楷书训练,而在粉笔书写能力中则主要针对粉笔楷书基本笔画、粉笔楷书偏旁部首、粉笔楷
钱建忠行书楹联\\t本字帖是“实用对联临写字帖系列”之一,收录了40对楹联佳句,这些楹联或抒发情感、或表达雅兴,由作者以行书的形式对每副联句加以书写。本帖在编排上将楹联呈现款式和作者独特的行书创作一一对照,并附以楹联内容文字介绍,方便书法爱好者欣赏、临写,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条从临习名家字帖到创作书法作品的捷径,也是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