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末民初的34年为界,针对作者搜集到的239部时事小说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发掘时事与社会发展及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转型与时事小说的初起、社会转型与时事小说的发展等。
毕飞宇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哺乳期的女人》《蛐蛐蛐蛐》《地球上的王庄》《青衣》《玉米》《玉秀》《玉秧》《平原》《推拿》等,他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描摹出纷繁的社会人生图景,传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方向,充盈着丰沛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在审美、叙事、思想与社会干预等
浩翰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足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胡建次、邱美琼*的《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力图对我国传统词学中一些主要理论批评成果的历史承衍加以清理,对历时视域中重要词学批评体式的承衍予以考察。在以传统词学理论批评基本内容承衍为核心的同时,在其外围也构筑一道词学批评承衍的同心圆。在内容把握上,围绕不同词学专题的承纳接受与演变发展,专注于从思想养料与
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间*著声誉的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就其创作实践来说,他的诗歌“才高词赡,举体华美”(钟嵘《诗品》),注重艺术形式技巧,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就其文学理论而言,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联系整个时代背景—西晋
周立民编*的《随想录论稿(精)》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随想录》写作中的外部和内部情况,从外部而言,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到写作和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反响等;就内部而言,从作者的思想形成、变化与《随想录》的关系,到“讲真话”等核心理念的探讨、分析,乃至《随想录》手稿的解读等;并增加了附录《〈随想录〉写作年表》。
麦家是新世纪最具创造性的小说家之一。其创作为中国叙事文学开辟了独异的路数,以超越雅俗的气魄拓展了中国小说美学的疆域。麦家的写作追求极致化的审美表达,以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把握人物,呈现生命的某种极致状态,叙述中灌注了作者极致的体验、超常的想象和异样的思考。同时,麦家的写作暗承博尔赫斯之血脉,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探索秘密通道
著名评论家谢有顺有关中国当代小说的一本主题论述集,他从金庸、莫言、贾平凹、孙皓晖、张悦然等不同作家及作品入手,探讨了中国当代小说、人文领域的系列相关话题,如小说的常道、内在的人、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乡土资源的叙事前景等等,言下所涉及,不仅是小说创作、欣赏的艺术之道,也有当下知识分子所面对的普遍性困境与解决之道。小说中的
《词曲概论/大家小书》讲述有关词曲的基本常识,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主要论述词曲的特性及起源、发展、流变,并对唐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评价。下编论法式,着重探讨声韵对词曲的重要作用,阐明词典中平仄四声的安排、韵位的疏密和平仄转换等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词曲概论/大家小书》对许多问题的阐发细
《陶渊明批评/大家小书》是用现代文艺批评理论研究陶渊明的标志之作。它由沈从文托李健吾向叶圣陶推荐,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内容分四部分:朱自清作序;陶渊明历史的影像;陶渊明四言诗论;陶渊明五言诗的艺术。 《陶渊明批评/大家小书》在解放前一版再版,解放后没有在大陆内印刷过。但在台湾截止到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印刷过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