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童谣,中国的意思是儿童当中
远处传来鹬鸟的叫声,一种叫作寂静的声音留在耳畔。米娜和爸爸妈妈在湖边露营一个星期了。时间过得真快呀!米娜心里满满的幸福。 去露营吧,与自然共享呼吸与生命。全家一起躺在星空下讲故事,迎着朝霞和清晨的露水看日出,好好地享受一段属于你们的美好时光。
经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合作举办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创伤: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为此次会议精华论文汇编。殖民主义与文学是20世纪以来人文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现代性议题的一个分支,对日本帝国殖民区域中国东北、台湾以及朝韩半岛的研究,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域。《创伤:东
本书以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识”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为方法,进入马华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1988-2009年)空间,从传媒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探讨二十年间马华文学思潮在主体性建构焦虑下由“马华文学”向“文学马华”的审美嬗变。“文学马华,强调文学的自主性,表现为马华新生代作家从题材书
本书主人公菊人是个大学生,他出于崇拜,称住在河对岸的小说家为“彼岸先生”。菊人早把这位先生当成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总想能与先生朝夕亲近。先生有家室,但个人经历丰富,为情所累,后来几近崩溃,自杀未遂,留下一封“遗书”,逃至精神病院。菊人读了“遗书”以及先生的日记,深感很多内容不大能理解,为此他特意去精神病院找先生询问,却始
主人公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讥讽。作品通过主人公苦沙弥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气,塑造出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写“我”——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作品着重描写了山村中的人和景物,其间穿插着大量“我”关于艺术论和美学观的独白,并比较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些独白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即“非人情”。所谓“非人情”
《春分之后》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一九一二年一月至四月在《朝日新闻》连载,后结集成书,描写了刚毕业的敬太郎为就职东奔西走,后在友人须永的帮助下获得职位,因此与须永、须永的舅舅、表妹千代子熟识,旁观了自我意识强烈、以哲学家自诩的须永与热情天真的表妹千代子的恋爱烦恼。描写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知识界的状态和知识分子的困惑彷徨。日
小说以一个物理学校(现东京理科大学)毕业后到松山乡下任教的男青年的个人经历为故事主线。主人公“哥儿”脑子单纯,易受蒙骗,却富有正义感,拒绝向世俗的种种虚假低头。同时,“哥儿”在到不甚开化的乡下任教之前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东京,对眼前的种种迂腐的习俗处处看不惯。他与富含真性情的同事“豪猪”结交,与学校的几个或迂腐或龌龊的同
主人公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情借钱。代助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决心挽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