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著名学者、书法家黄惇学术、评论文章、讲演稿及随笔四十篇,内容涵盖书法篆刻的历史与创作、书法教育、师友交往等诸多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黄惇书法篆刻史论研究、教学及创作方面的心得体会与成果。
本丛书是为老年大学特别编写,应用范围亦可针对广大艺术爱好者。内容包含国画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描绘对象,如山水、牡丹、梅、兰、竹、菊、紫藤、葡萄、葫芦、南瓜、草虫、鳞介等,辅以古今名画品鉴赏析,具体构图分析,名师教授分步绘画的详细图解并配以泷白易懂的文字解析。本册为《牡丹、菊花》。
中国的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是李刚田先生深入浅出谈
本书分为创作意识、图式语言、创作与表现、媒介材料技法、多元化语境拓展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背景;文化思潮;时代审美;图式语言概述等。
本书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房彦诩墓志》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刻。书体为隶楷书,书写用笔极为活泼,结体宽博,体势平正,风格典雅且独特。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书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刘静怜墓志》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圆转,方圆相间,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浑成、生动飘逸。现藏山东省寿光市博物馆。
本书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刻。书法极具个性,用笔方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本书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刻,墓志全文共314字,书法精湛,镌刻流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本书是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十一人作品集,收录王玺、王军领、王子璐、胡奇峰、彭双龙、刘小龙、冯错、欧阳荷庚、曹佑福、岳奇、费胤斌代表作品共计150件(组)。他们均为当代中青年书家代表,近年来在全国及省市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是首次将代表作品集合出版,内容涵盖自创诗词、经典诗词摘录,同时形式新颖,极具创造力,所有作品均采用高清
本书内容讲述:集结数十年创作晶华──蔡志忠的“漫画哲学经典”系列。蔡志忠说:“我从来不敢抱有这种想法,企图由一本书道尽一切真理;而读者也从未寄望藉由一本书,便成为那一门学问的博士。我想做的只是让读者能透过一个钟头看完一本漫画,因而对东方思想有概略的了解,进而引发兴趣自发性地去学习。”蔡志忠擅长以简单而富有禅意的线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