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的书信,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本书即选取傅雷家书中富有教育意义的片段进行呈现,并对其作出充分的阐释和点评,提炼出其子女教育中的闪光点,同时,对所选家书的写作背景及其意义进行讲解,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使小读者从中获得较大的启发。
这是一部历史普及读物,由《华西都市报》人文副刊《宽窄巷》关于百家姓的栏目文章结集而成,分为移民有谱、宗祠宅院、名门望族、蜀地名贤四编。第一编“移民有谱”讲述明清时期不为人知的四川移民事迹;第二编“宗祠宅院”讲述七个大家族的宗祠文化;第三编“名门望族”讲述四川较有代表性的六个大家族的显赫历史;第四编“蜀地名贤”选取十三位
本书讲述了吴洪甫参军和训练的经历,重点讲述了他凭借自己精确的测算技术,多次准确地测算出了敌军侦察机的航线,并先后两次成功击落了美军U-2型高空侦察机的过程。在他退役时,他没有利用战功讲任何条件选择回家务农,隐姓埋名37年,从未向外界透露过关于自己部队生活的任何信息。他的生活简单朴素,但对村里的政策工作,始终身先士卒。本
为名人作“诗传”(以诗的形式写传)是为名人写评传的一种惯常写法及其文体。本书通过准确把握和科学评价“诗传”传主朱自清以及与之有关涉的现代历史及其现代人物,以平实的风格、生动的诗语和充沛的感情抒写朱自清平凡而卓越的一生。全书共八章(求学北大、执教江南、重返北京、漫游欧洲、论学清华、春城岁月、学术成都、风雨中国)48节,加
本书拟以10位英模的光辉事迹为主线,通过权威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感人的语言文字,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版式编排等,刻画英模们的成长历程,再现英模们的伟大壮举,讴歌英模们的时代价值,从而让光辉历史、红色基金、英雄精神走入读者、打动受众。
本书对梁武帝萧衍本身具有的一些禀赋和特点,其统治的“光明面”与“黑暗面”“自我得之,而自我失之”以及其“多面人生”多方面做了阐述,企冀还原其历史的真实性,并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从文化层面而言,萧衍在文化领域有诸多创新成就,推动、开创了该时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并对隋唐文化、典章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函电集收录1923-1949年间,翁文灏与各方公私往来函电500余通,这些往来函电涉及了民国时期知识界、军政界诸多著名且重要的人物,如知识界领袖级人物丁文江、胡适、傅斯年、竺可桢、蒋梦麟、罗家伦等;军政界政要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何应钦、孔祥熙、张群、朱家骅、吴鼎昌、邹鲁、顾维钧等。这些往来函电往往记录或和涉及了民
柳亚子是南社领袖、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他经历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就文化的接受而言,新旧杂糅:前期接受传统文化,后来接受现代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在他身上形成巨大的张力:一方面,他以激进姿态追随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他被过于沉重的传统包袱拖住了。柳亚子文化人格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本书是“蠹鱼文丛”一品种。全书内容正如书名所示,是“闲话文人旧事”,而着眼点在“老派”,涉及前辈学者包括鲁迅、郁达夫、陈寅恪、巴金、闻一多、老舍等。作者谈旧事,有趣却不八卦,分别从“同学少年”“这也是生活”“自尊”三大部分入手,严格按照史料本身来演绎和发挥,故所有史料均注明来源,不编撰和臆想。话旧事,亦发掘新意,特别是
本书稿详细考证了相关文史资料,厘清了著名医学家萧龙友的生平事迹。时间范围从萧龙友1870四川雅安教谕衙门的出生,一直到1960年北京去世,是首次系统研究著名医家萧龙友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