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颐人先生是上海书画篆刻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多年来潜心书画篆刻,佳作迭出。吴先生还勤于笔耕,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篆刻五十讲》是吴先生的处女作,初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后数次改版,累计印数超过十余万册。此书前26讲介绍印史,后24讲品析大家,收录示范古印千余方,由习作试刀到独立创作,以雅洁的行文、层层剥笋的手法,引导
“走近翰墨·名家书经丛书”特邀国内著名书法名家以自己擅长之书体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每种经典均有楷、草、隶、篆、行五体,书写形式为小品册页,原大彩印,完美展现书家作品原貌。书后附有书家自撰“书经随想”一篇,细说抄经心得与书写要领,指导读者临摹,可为习书范本。《黄庭经》是中国道家重要的经典,它包括《黄庭内景经》和《黄庭外
“走近翰墨.名家书经丛书”特邀国内著名书法家以自己擅长之书体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每种经典均有楷、草、隶、篆、行五体。书写形式为小品册页,原大彩印,完美展现书家作品原貌。书后附有书家自撰“书经随想”一篇,细说抄经心得与书写要领,指导读者临摹,可为习书范本。《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所
“走近翰墨·名家书经丛书”特邀国内著名书法家以自己擅长之书体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每种经典均有楷、草、隶、篆、行五体,书写形式为小品册页,原大彩印,完美展现书家作品原貌。书后附有书家自撰“书经随想”一篇,细说抄经心得与书写要领,指导读者临摹,可为习书范本。《黄庭经》是中国道家重要经典,它包括《黄庭内景经》和《黄庭外景经
古今百家丛书收集了四部书法篆刻入门级的图文书。书名分别为:《古今百家书法名作欣赏》、《古今百家帝王书法欣赏》、《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古今百家篆刻名作欣赏》。《古今百家书法名作欣赏》收集历代百位书家,百张图片,上起先秦李斯,下至当代启功。囊括篆隶楷行草诸体,以图配文形式作介绍,既有历史评价,又有作者见解,是一本了解
2004年,以中华书局影印的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善本为底本开始手抄儒家代表作《四书五经》,历时十载,总数近90字,长1651.5米、宽0.38米、共60卷的行楷书法巨幅长卷已于近期完成。世界纪录协会经过前期严格审评,数据分析比较,于2013年11月29日现场认证该长卷为世界上总长度最长的《四书五经》行楷书法
临皇甫君碑
『书圣』王羲之的楷书,历来被奉为『神品』,是欧、颜、柳、赵四体楷书的师祖。古代书家指出:学楷书而不学晋楷,就学不成楷书(见《寒山帚谈》》。而东晋王羲之楷书为何不如欧、颜、柳等楷书形成流派普及推广?或曰:王体楷书流传只有小楷,更缺技法分析的实用字帖,学生难寻王楷门径。为此,曾编辑出版《黄庭经》《乐毅论》等王羲之楷书『无缺
汉代隶书上承秦篆,下启唐楷,故并称“秦篆、汉隶、唐楷”。因汉隶处于两者中间并与之血脉相连,故古代书家认为,不学汉隶,最终学不好楷书(见《字学忆参》)。因汉隶间架结构简单易行,尤便于书法初学者,故近有书家认为,学书法不应从楷书开始,而应自隶书发端。此亦一家之言。隶书实际也分各体。如楷书有欧、颜、柳、赵四体,隶书也有古、圆
写好令人称羡的漂亮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基本素养,尤其是毛笔字书写更应是华人的必修课。本书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编写,适合青少年和初学者。全书分为基础篇、笔画篇、正字篇、赏析篇,并附有练习册,从书写准备、笔画入手,进而到包含常用部首的高频字,再到诗词名句的各类字体的鉴赏,并附有练习册,练习笔画及常用字。旨在通过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