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能带给人心灵的感动;欣赏名画,正是这样的美妙时刻。本书以18个单元与读者分享西方经典名画中的美学元素,从声音、色彩、形象、空间、时间、生活、创意等角度着眼,没有艰涩的技巧说明、没有太多的奇闻轶事,直接去欣赏名画。借着简单的文字、清晰的图片,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经由作者轻快的笔触,进入画家笔下的奇妙世界,
中国绘画,广义地来讲,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由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绘画图案和样式,有的被绘制在陶器上、有的在青铜器上、有的在砖瓦上、有的在墙壁上,其中*常见的还是在绢和纸上。从真正独立意义的*张帛画马王堆帛画开始算起,中国绘画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辉煌灿烂。本书以历史时间为脉络,从民间、院体、文人画体系中,挑选了一些具有典
傅雷先生年轻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这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后于一九三四年完成的一部著作。这部珍贵遗稿由庞薰琴作序,吴甲丰后记,一九八五年首次出版以来广受赞誉。书中着重介绍了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家及其名作,如傅雷先生所言:所述皆名家杰构,凡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美术诸门,遍尝一脔。间亦论及作家之人品
《蒙娜丽莎》《*后的晚餐》《向日葵》《睡莲》……这些世界名画,你或多或少见过或者是听过它们的名字,但是面对它们,我们常常却像面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知道它,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困惑:它们究竟为什么好?到底好在哪里?究竟该如何欣赏它们?书中选取的包括乔托、达·芬奇、拉斐尔、莫奈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是17世纪欧洲北部具影响力、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之一。除了介绍鲁本斯过人的艺术才华,本书特别将鲁本斯放在16、17世纪的欧洲社会历史背景中,考察他个人的命运沉浮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揭秘作为“艺术家”之外的鲁本斯的多种身份。
“浪漫主义既不在于主题的选择,也不在于准确的真实,而在于感受方式。”作为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回应,浪漫主义艺术家寻求自我表达以变革当时的艺术观念。他们将艺术视为改变社会和精神的媒介,催生了一批欧洲伟大的艺术、文学和音乐作品。本书将浪漫主义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哥特式复兴运动联系起来,呈现浪漫主义艺术运动与当时的政治
本书以作品的创作时间为顺序精选了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64幅绘画作品,对这些作品创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形式、创作技法和思想内涵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分析,点明了作品在历史中的艺术价值和美学趣味,为西方艺术的爱好者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本书所选择的西方绘画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从早期文艺复兴直至1
《我手画我心》是作者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二年、从事绘画心理咨询四年的基础上,写作而成。是一本集绘画心理知识普及、绘画心理咨询、绘画心理课程建设的著作。本书内容主要是三大块:一是绘画心理概述(第一章、第五章),二是绘画心理在高校心理咨询和教学工作中运用研究成果(第二、第三章)。三是如何开展绘画心理咨询(第
该书以陕西绘画的历史源远其发展为线索,研究陕西绘画的历史脉络、风格特点、文化特征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性的内涵发掘。该书的重点和难点是就目前未所重视的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代的陕西绘画为重要的研究的对象,对陕西绘画的历史脉络的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重点讲述这些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等问题,对盘活陕西
陈师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本书便是先生这一教育信念的结晶。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并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画作,展现中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