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10月,以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依托,致力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培养东北亚区域经贸应用型及研究型人才。中心侧重于中国与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朝鲜等国的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方面的研究,也是吉林财经大学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经贸合作与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与吉林省长吉图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是大幅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京津冀真正走上协同发展并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共同崛起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支撑。本书首先界定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目标及模式;然后,在深入分析京津冀三地十三市产业发展优劣势基础上,分别对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
本书所收录的40余篇杂文,是作者多年心血的汇集。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处在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前沿,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本书内容紧紧围绕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展现了作者在西藏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
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因企设市,是随着1958年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天下*雄关而得名。1965年设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4.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3.4%。2016年,嘉峪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3.4亿元,人
本书次提出了扶贫学的概念和观念,试图从贫困与扶贫、靠前外扶贫理论、扶贫的历史沿革、贫困的识别与测度、中国的扶贫模式、精准扶贫、贫困治理评估、贫困退出机制等方面构建扶贫学的基本框架,为建立专门的扶贫学奠定基础。
该书通过对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产业选择的背景和基础的分析,借助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确定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产业、支柱产业、核心产业与配套产业,总结重点产业和关键产业的培育方法和发展路径,构建港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养和造就具有一定规模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为航空港经济
本书从空间集聚的视角,研究滇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一是积极推进滇西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对于推进云南区域经济的整合进而实现一体化,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发展,维护我国边疆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是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空间经济结构演进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而促成这种空间经济结构演进的主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8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鉴于健康指数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织部分,本次调查首次在主观指标中,纳入了针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根据调查结果:客观生活质量指数在连续两年下跌后,2018年企稳回升;剔除因调查问卷有所改变的不可比因素,主
《山东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9)》由综合分析与预测篇、产业发展与专题分析篇、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篇、典型分析篇4个部分共19篇报告组成,从形势分析、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型经济、典型区域等方面开展研究,对当前山东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解读、分析和预测。山东蓝皮书·经济作为省情研究的重要课题,已
本书主编单位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民族艺术研究中心,2000年更名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划分出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主编王亚南。本书为新增的民生指数报告丛书中的一本,作者擅长数据分析与处理,对我国民生消费需求进行评价排名。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研究在文化消费需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