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1、清代税收收支结构演变;2、《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1861-1910》税收统计补正;漕粮海运的社会功能1.漕粮海运与木帆船业兴衰2.漕粮海运与交通工具近代化漕粮海运与招商局1.清廷多方扶植招商局2.招商局运漕弊端不减3.运漕在招商局的地位(三)漕粮海运与社会问题1.水手与船商2.农民抗漕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经济预测报告。本书根据截至2018年10月份的各种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经济先行指数、投入产出技术等对2017年我国经济的不同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回顾,对2018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经济变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基于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以及国际生产网络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探索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基本关联机制,衡量东亚区域内贸易价值分配,勾勒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揭示中国制造业在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升级效应,为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
本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海岛人地关系视角出发,以长山群岛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能值生态足迹理论、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海岛产业经济理论、海岛经济脆弱性理论等,研究长山群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消费与资源环境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生态足迹效率、生态系统安全、人地脱钩关系、生态经济发展效率和脆弱性、海岛
农村居民消费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城乡消费差异和区域消费差异外,由基尼系数引发的群体内部消费差异也日益凸现,农村市场是个巨大且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消费理论,第二章农村居民收入及构成变动,第三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动,第四章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分析,第五章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该书包括作者多年积累的五十余篇学术论文,是著者对宋代两浙路及浙江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部分研究成果,重点是对宋代两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论述。同时,该书又兼及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五代时期浙江经济文化的研究。
本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东北东部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丹东进行分析。丹东的发展离不开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发展,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发展也推动丹东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2005年以来,由丹东市牵头,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以东北东部铁路为轴的东北东部14个城市中开展了构建“东北东部经济
本书是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科研人员2018年的研究成果,围绕科技管理决策科技调查统计科技与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学术探讨几方面开展研究,具有思想性、前瞻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建设性,其中的多项建议已经被相关部门采纳并进入决策程序,充分发挥了高端科技智库的作用。
《中巴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研究》诠释了“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将当代地缘经济学、靠前经济学、靠前关系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融人中巴互联互通合作研究中,力求对中巴两国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制度建设、产业选择、实现途径、发展前景等问题做出有益探索,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改变中巴“政热经冷”局面,提出中巴经贸
文件单行本。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意见包括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