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从节水、节能、节约原材料、废弃物的处置等实例出发,阐述了建立有效的校园环境管理的途径,在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并从国内外绿色学校创建案例及成效中总结经验,对未来我国创建绿色学校的标准和要点等内容进行讨论。
本书从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使命出发,探讨新时期绿色企业发展的意义,并给出不同行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案例,对于引导企业管理者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建设绿色企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从绿色发展理念入手,论述了创建绿色机关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绿色机关创建的理念、方法及案例,总结国内外绿色机关创建的经验与成效,展望创建绿色机关的未来发展,对于提高机关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收录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在20世纪20-50年代所编的3种期刊,包括中文刊《经济统计季刊》1932-1933年两卷8期,后改名为《政治经济学报》1934-37年3卷11期。《南开指数年刊》1934-1936年;《南开指数专刊》1949-1950年第一、第二辑。英文刊:NankaiWeeklyStatisticalRe
本书属于经济类图书。关于国际发展援助的内容,读者仅仅停留在,为什么当时发达国家要给我们钱,援助我们发展?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援助非洲等更为不发达的国家?发展援助对援助国和受援国有哪些好处,还是像读者表面上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一种用钱买外交的手段。
本书作为重要的历史记录和文献资料,通过丰富的案例以翔实的数据资料,详细记载了广安儿女的奋斗历程,生动地展示了广安人民热爱广安、建设广安、发展广安的奋斗历程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本书在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相结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经济增长低碳化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探寻我国经济增长低碳化的机理,设计我国经济增长低碳化的总体战略和推进路径,剖析我国经济增长低碳化的关键问题,总结我国经济增长低碳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本书结合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两个经济学分支,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与演变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动态趋势重估、城市群中心城市驱动外围城市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与经济增长、国有经济与城市规模分布演进、行政区划调整与地区经济增长、区域市场的行政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等。
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中国持续、稳定、大规模推进的开发式减贫,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共享发展的典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经验。《反贫困的中国路径:基于能力开发的视角》从“能力开发”的视角,基于中国减贫的实践经验,围绕贫困的根源与致因、贫困的维度与深度、贫困的脆弱性与贫困陷阱、贫困的邻里效应与区
《精准脱贫监测与考核评价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扶贫的新理论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和经验,对精准脱贫监测系统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构建。在对精准脱贫进行监测和考核评价时,除了考量收入因素,还综合考虑贫困户的可持续生计资本等多个维度的脱贫程度。从多维精准脱贫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可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