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可以记录地区,文学可以记录民族,文学可以记录社会。2000年至今,已过去了近20个年头,我国在方方面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蒙古文学自然也不例外,其间创作的文学精品异彩纷呈,为自治区以及国家的文学事业壮丽画卷增加了一道独特色彩。《内蒙古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散文卷(2000-2020)》收录了《等待飞翔的羊》《大地
本书为一本散文集。第一辑为“梓里风物”,从大的背景角度,呈现家乡里下河地区风物,囊括美味小食、秀丽风景、淳朴人情等,展现家乡海陵。第二辑为“溯流而上”,关注生长于家乡的个体家庭,呈现我的家族史横截面,记录我祖父、父亲、我和我的孩子在海陵度过的岁月,时间跨度从建国前到新时代,“记得来路”,才能走好现在和未来。第三辑为“心
《云水歌谣》是一本散文集,是作家赵培龙从各类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中选出的部分作品,分为:歌飘白云间、心随大家行、感恩师与友、文海撷浪花、旅途游子吟、斜风唤细雨、情满里下河七部分。散文集的名称中有“云”,预示蓝天白云。作者出生在苏北里下河水乡,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儿时的记忆和梦幻,父老乡亲的期待,兄弟姐妹的情谊,父亲母亲
I2散文集共收录作品44篇,其中精选《莱阳去看梨》《世纪冰心》《烟台往事》等10篇中国散文学会采风活动作品;收录烟台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国散文学会、烟台市文联、烟台市工商联等联合组织的“架金桥心连心”——烟台统一战线历史、文化、人物、故事征文获奖作品34篇,包括《用美写成的神词牌》《一座城市的温度》《胶东女人》《烟台
本书收录赵文郁写于不同时期的日记20册,其中《诗选》(3册)、《文选》(1册)、《髫龄琐记》(2册)、《过眼云烟》(4册)、《二十年略记》(6册)、《曙光集》(3册)、《芸窗杂录》(1册)。赵文郁出生于清朝末期,他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民国初年和日伪统治时期,这些日记是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所作。如《
《故人不相忘》作者以独到的视角,细腻的文笔,用充满诗意的文字描绘身边的人与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忱。
《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辞:凝望博格达峰》分三辑:新疆家园、新疆美地、新疆眼神。首辑《新疆家园》侧重于对新疆生命绿洲的体认意义。倾诉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心手相连生死相依的生活故事,生命成长,情感履历。主要篇章有《浓缩在新疆的家》《改装的小城感情》《三工滩本身》《就在这里谈谈心吧》《青春纪念册》《任向边头老》等。第二辑《新疆美
《新疆是个好地方:守望库尔勒》分为三辑,首辑《家园印象》通过对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历史脉络、自然风光、文化传承、民俗风情的描述,真切地表达对壮美山河、旖旎风光、大美家园的无比自豪和热爱之情。第二辑《前尘回望》,通过对在库尔勒50多年生活经历的寻觅和回忆,真切地表达了作为一名“疆二代”与家乡之间无法割舍的浓厚情感。同时,
《鸿烈——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是梅雨墨主持编纂的散文集。近几年来广大作者在西散原创平台及期刊上发表了数千篇散文,梅雨墨从中精选出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囊入此书中,并进行整理归纳,最终分为《风雅颂》《解语花》《菜根香》《纸上雪》4辑。
看青山的最初不是看山,而是看水,寻访一条河流的源头。寻访到后来,便弃河入山,到山岭草木间寻找水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