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连续出版物,是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一年出版一本,汇集了当下有关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优秀论文,主编是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宗礼,教授马俊峰。今年是第11本。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对国内外现实问题展开探索与研究,着眼于生态伦理问题、乡村振兴问题、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问
本书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具体教学运用编写的教案。在满足国家方略和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本教案具有下述三个特点:一是用学理讲政治,在经典著作及党的创新理论中梳理逻辑框架和政治脉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能力;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揭开物质世界之谜、破解人类认识之谜、解答社会历史之谜、剖析资本
本书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现实的个人实践人的解放等关键词,以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本架构进行多层次谱系化研究,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置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元结构底层逻辑,揭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唯物辩证法,力图贯通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贯通
马克思认为,教育包括精神教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其中综合技术教育是重点。综合技术教育既继承了启蒙精神,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又批判了现代性的弊端,试图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的教育目标是双重的,它既要恢复人的自由个性,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自由人作为教育目标,是为了解决自由丧失问题;将全面
本书提出对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使命和双重理论构建的理解,具体研究了马克思在经济、政治、哲学方面的双重理论开辟,并归结为以阶级性为根基、以经济学为理据的、为无产阶级解放的狭义马克思主义,以及以人类性为根基、以人类学为理据的、为全人类解放的广义马克思主义,即人类学马克思主义。作者重点强调后者是以人类学哲学和人类学价值精神对人类
本书从考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现阶段主题,探索超越资本主义、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联系切入,着重探讨和阐明了全球化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变化为超越资本主义的人类新文明成长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超越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在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新发展,以及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探索新文明发展道路的规律与启示。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本书旨在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来匡正平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确立平等理论研究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坐标和立场、观点、方法。著作首先对平等研究的迷失进行了分析,以此为问题导向,对平等概念、平等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平等的尺度、平等观念的历史等作了学理回答。在对平等理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本书重点归纳了马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结项成果。书稿围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个维度,旨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德育观展开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为进一步强化马克思恩格斯德育观的指导作用与实践应用提供学术支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与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专著着力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德育观产生的背景与基础展开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马克思恩格斯德育观的发展过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意蕴不仅体现在马克思对现代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而且体现在当代中国在理论与实践上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书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意蕴”为主题,试图分析“现代性解放逻辑悖论及其后果”,探析“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如何克服现代性解放悖论”,挖掘“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中国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