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与毒草(1955-1957年中国杂文档案)》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杂文编年史”、宁夏社科规划项目“新中国杂文编年”、宁夏高校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杂文编年史”阶段性成果。《香花与毒草(1955-1957年中国杂文档案)》采用编年史的方法、体例,梳理、研究1955—1957年间中国杂文创作、传播、接
本书选取了周策纵教授论诗评词方面的经典文章,包括《试考苏轼<念奴娇>赤壁词格律与原文》《周邦彦<兰陵王>词考释》《<哀郢>译记》《关于定形新诗体的提议》《论<诗话>》《诗词的当下美》《从<哀郢>论屈原的放逐》《论胡适的诗》等文章。诗词不仅是作者抒发内心情感的表现形式,也是后世了解作者生平、生活时代与个人境遇的途径。周策
《读古文通识》以先秦至清代古文为研究和论述的对象,力求勾画出中国古文发展的脉络和源流,探究古文的文本写作规律,兼及历代古文中名篇的阅读和鉴赏,同时为古文读者提供必要的入门参考书目。
本书是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中国历代笔记中的绝世美女。全书共8章,包括:秦始皇美人、东坡妾碧桃、陈圆圆、粟子、巧蝴蝶、董小宛、太原女、徐娘等。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故居、知音和合作者,分析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等人物特征和艺术形象,剖析了《红楼梦》深刻、丰富而又耐人寻味的多重主题,评述了小说独步千古、超越前人的艺术成就,并介绍了异彩纷呈的红楼文化;第二部分对小说中“黛玉入府英雄”等8个精彩片段进行了画龙点睛的诠释和解读。
本书简要介绍了吴承恩的生平,分析了《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剖析了呆头呆脑唐三藏、全忠全义美猴王、老婆舌头猪八戒、好好先生沙和尚等人物形象,评述了《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最后对小说中“大闹天宫”等3个精彩片段进行了画龙点睛的诠释和解读。
本书共分两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曹禺的戏剧人生,剖析了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侍萍、四凤、鲁贵、鲁大海等人物的特征、思想以及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并以线条图形式说明了上述人物之间的关系;“精彩片段解读”部分对话剧中威逼吃药、不期而遇、对雷发誓、玉石俱焚等场景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波澜壮阔水浒情”、“迷雾掩没著书人”、“亦真亦幻说江湖”、“缤纷多彩话版本”、“满目琳琅众生相”、“大浪淘尽见经典”、“锦心绣口付后人”为题,揭示了《水浒传》中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第二部分对小说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11个精彩片段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史书到小说的漫长转化进程、沧海横流时代的全景图、小说意蕴如棱镜透析的光谱具有多重色彩等四部分;第二部分对小说中“煮酒论英雄”“三顾草庐”“舌战群儒”等5个精彩片段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填词指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填词指要》,是一本供诗词创作爱好者使用的选调、协律、推敲平仄的工具书;第二部分为:《中英表现诗学》,节选自《中英比较诗学》一书的第二章,是《中英比较诗学》原书的精华部分,重在分析中西浪漫主义大诗人的经典作品,以供读者鉴赏与进行诗词创作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