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罗格平编写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根据亚洲中部干旱区域荒漠一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建立了具有自主版权的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FM,改进了国际上的Biorne—BGC模型,通过遥感、野外调查和控制试验、尺度转换模型,构建了多尺度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数据库等。 全书介绍
《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前沿研究系列:发达国家雾霾治理的经验和启示》结合目前中国治理雾霾的重要需求,重点关注美国、英国、日本治理雾霾的经验和教训。从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历史趋势及现状出发,分析了各个国家能源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变迁,同时总结归纳了各个国家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手段,最终得到了各个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对中国雾
本书共七章,从大气结构中臭氧层的破坏为出发点,阐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危害,介绍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与处置技术、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国际社会保护臭氧层的策略及成就,并就中国保护臭氧层的政策、进展及国际合作进行了阐释。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枯燥的雾霾知识和深奥的医学知识浅显化,从医学、社会、生活等角度,提出如何防霾、对症养肺保健康的具体方法。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研究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CEMS及在线书籍是针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和环境介质来描述如何开展监测;本书将不同原理的CEMS仪器设备完全拆解开来,从不同原理CEMS仪器的组成结构方面研究描述不同CEMS仪器的使用特点和需求。
在严峻的空气污染环境下,《国家治理比较研究丛书:空气污染治理国际比较研究》的潜在论题也即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难题:城市化与空气污染是否为不可避免的两难困境?如何才能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在付出最小环境代价的条件下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家治理比较研究丛书:空气污染治理国际比较研究》对欧美和亚洲八
本书内容由八部分组成,介绍了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基准线-信用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总结出建立一个完善的基准线-信用所需具备的制度要件;概括了GGAS运行的基本制度构架和发展历程;结合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电力部门改革的大背景,分析了GGAS产生的现实根源和具体机理等。
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十一五”以来,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末端治理、深化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等措施,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书为环境工作者开展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
本书介绍了世界银行在政策和部门改革领域进行战略环境评价试点项目的情况,包括项目取得的成果、影响战略环评效果的因素以及进行战略环境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引进此书,对于国内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