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逸史》是孙中山机要秘书冯自由的回忆录,被称为民国史第一书。 《革命逸史》是冯自由根据香港《中国日报》及他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资料编写而成,书中所载吉光片羽,弥足宝贵,一切记载皆有来源可寻,题曰革命逸史,用供正史稗史之助。晚清至民国之要人,如孙中山、黄兴、陈少白、杨衢云、邹容、
“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简介“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包括1.《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左鹏军著,64元);2.《九龄风度与盛唐气象》(陈建森著,42元);3.《岭南近代文化与社会转型》(谢放著,52元);4.《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邵慧君著,72元);5.《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宋德华著,58
《昨日书林:中国近代史》为吕思勉先生中国近代史著述精选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六部分。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
我们选编这本资料集的主要思路,是突出课程的要求,即深刻理解“四个选择”与“两个了解”。希望同学们从研读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与此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从研读历史资料的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840-1949)>教学辅导读本》的主体框架是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问题为纬。时间起止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按照百年间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分为各自独立、又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各大专题。每一专题分别设置了下列模块:知识点的
《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经历,全面展示了革命年代中不为人知的历史侧面。在《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中,作者质疑了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革命的辛亥革命的正义性,被视为革命制胜的法宝——“驱除鞑虏”,在这场革命中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民族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或
本书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作了探讨。内容涉及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化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领域。书稿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曾国藩兼有中国传统文化化身和中国近代文化主要代表的双重身份。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笃信程朱”的理学思想、“兼容并蓄”的百家思想、“务实求朴”的经世致用思想、“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思想、“自强求富”的近代科技思想等诸多方面。曾国藩文化思想以“义理为体、经世为用”“内圣修身为体、外王经世为用”“宋学为体
《近代史资料》根据国家图书馆藏《五知堂家藏函牍》整理的《李用清家书二十四通》,李用清历官广东惠州知府、贵州贵西道、贵州布政使、陕西布政使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家书内容反映了李用清处事为人的思想。《英国与国民政府战后处置——英国外交档案选译》,反映了英国对中国战后有关领土等处置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赛珍珠致美国战略情报
民国奉系军阀档案(1912年卷共9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