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古代经典名方学术研究丛书(第一辑)”的方义衍变部分本。作者团队为选定的100首经典名方正名,鉴别同名异方和同方异名;厘清经典名方组成的加减衍化进程,摸清其药味加减规律,为提高经典名方临床疗效、拓展适用范围提供依据;系统研究古代度量衡与现代对应关系,探索估量单位的折算方法;考证剂型的衍变历程,总结疗效好且适合
本书首次引入现代中药材研究方式与成果,对明万历初刻本《本草原始》深入、系统地整理、校注,并且考证中药基原,科学鉴定物种,挖掘明代用药情况,梳理近四百年来药材基原变迁,溯本清源,同时附高清古今对照药图。全书以《本草原始》明万历初刻本为底本,分为2册,保留原书格式体例,将药物分为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人10部
本书为“中国古代经典名方学术研究丛书(第一辑)”的本草考证部分,遴选32种32种经典名方中常用但存在较多争议的药物进行详细考证,从中药考证的角度明确经典名方中的关键信息。本书主要从中药释名、基原考证、道地性考证、采收加工与炮制考证等方面进行研究,厘清历代药物基原及其变迁情况,结合当前种养殖生产情况,综合考虑古籍记载、历
本书目前总共有约120种食药物质,包括最新发布的食药物质目录中新增物质。为了促进食疗学的发展,助力食药物质的开发和应用,赋能中药产业以及中医健康服务业,我们组织编写《药食同源中药》一书,希望能比较全面地梳理、总结目前120种药食同源中药的使用和研究现状,为药食同源中药的食疗应用、保健品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学术基础。主要内
近代海派名中医顾筱岩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的奠基人。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手书之方笺是珍贵的医学文献,是学习筱岩先生临床经验的宝贵教材。本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传承人顾乃芳主任医师承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书中将筱岩先生156张方笺按照病种分类整理,解读药症,推求方义,附以病种
这是一本介绍宁波老街药行街和宁波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三大板块,分别讲述宁波的中医药发展历史,药行街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衰落,以及药商故事,共收录了近四十篇文章,配以相关图片。宁波中医药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晋唐时期便已初露端倪。宁波药行街曾是全国中药转运集散中心、东南药材中心。近年来,海曙区重振“百年药行”雄
本教材根据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充分体现中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内容主要讲述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介绍各类型化合物时,以实例中的活性成分为主,强化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具体应用,本教材突显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
全书共收载中草药194科828种,其中,植物药为118科710种,动物药40科53种,昆虫药18科21种,菌类药18科23种,矿物药21种。有新命名的植物药1种,新药203种,如柄格笼头菌、百花蒿等,是目前有关医药文献中未曾收载或报道过的。分别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等八个方
该书在作者实地调研及标本核对、文献调查基础上,系统介绍我国南沙岛礁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以及邻近岛礁的野生与栽培高等植物69科300种。包括食用、药用植物以及部分有毒植物和野外救急植物资源,是首部图文并茂的南沙岛礁植物资源图鉴。每种植物图文并茂介绍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附有彩图可供野外识别之用。对每种植物的用途包括食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