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来日方长》是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处于一线的在场感受,抒写了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过程。作者以理性客观的视角,详细描述自己和家人、朋友们与疫情作斗争的具体细节,用大量事实和实际行动表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书中既有个人日常平凡小事的描绘,也围绕着疫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
若有隐之心,处处皆终南一个人,两座院子,院外有山,院内有诗。借山而居的日子里,二冬种菜、养花、画画,手植杏树、芭蕉,为一起生活的每一个动物取名字,把山中花果变成诗意的点缀,每一天都很满足,每一年都很丰盛。他亲手把破败瓦房一点一滴改造成宜居小院,也记录下山居的清苦和美好,以及对这种生活的观察与反思。这次的《借山而居》(珍
有些懂得,即便不言语,也能丝丝会意,这便是文字里的懂得,于是,灵子将这种“懂得”写进了《世味烹开饮到醇(跨度新美文书系)》。全书分为“尘心若水”“月色倾城”“尘缘不断”“观影随笔”四个部分,行云流水的文字,成为通往心灵的可信赖的途径,真实且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细微的思与想,喜怒与哀乐……
俞建峰的散文诚实、简洁,富有个人情怀。他写故乡、写虞山、写常熟城、写读书笔记,所写皆是个人经历的往事往物,也是阅读思考的收获。人物形象鲜活,生活质感强烈,读来耐人寻味。
在《向阳草暖(跨度新美文书系)》里,作者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抒发,试图提炼生命、生活的真谛,诉说故事,演绎心中真、善、美的图景。全书以篇章式呈现,分为风雨潦草、且让风去、自然叙事三部分,文风朴实,文字优美。
一本自画像式的幽默小品集。达观的态度,真挚的情感,自嘲式的手法,描画出一位小知识分子二十多年来的生活状况。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反映了生活的困窘、人生的尴尬,而文字中洋溢着的乐观,又带给人快乐与感动,时时令人捧腹。
散文易作,然而难工。好散文应该“四文兼具”:一曰文胆,即主题;二曰文脉,即结构;三曰文化,即内蕴;四曰文采,即语言。《生正逢时》以“四文”为追求,“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人事代谢”,是家人,身边人,中外名人,当然,还有自己。“生活百昧”,是日常生活的记写,以及感悟,满满的烟火气。“江湖行走”,是为这些年到过的一些地
《久远的味道(跨度新美文书系)》用极富烟火气的文字记录下东北人民的寻常吃食,一道道食物的背后,深情包含着作者对故乡、对过去的朴素回忆。特别的是,作者没有囿于单纯的吃,她用味觉探寻文化,挖掘出隐藏于美食之中的人文意义。
《我是那只逃走的狍子(跨度新美文书系)》记录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白山一带的山村风情。故乡的一花一木留存在作者心底,挥之不去,于作者笔下生发万千风采,令世间无数思乡之人得以在文字中慰藉自心。
梅子的文字安静而有力量。在这本散文集中,她写流年往事,写隽永亲情,写亲子互动,写红尘感悟,那些单纯的、痴傻的、认真的、珍惜的、调皮的……种种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心生感慨,生活合该这样简单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