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悬疑小说作家、天才雷普利系列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关于悬疑小说的一份经典写作指南,也是她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回顾检阅的文学评论。 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她在这本书里讲述失败的篇幅与成功的篇幅是等同的。书中的十一章涉及小说创作中的方方面面,从灵感的萌芽、视角的选择,到情节的推进、初稿的修订,等等。
本书将编剧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提炼成12个关键要素,并形成12个编剧法则,囊括故事情节、人物、结构、对白等等。遵循这12条“编剧军规”,读者就可以从一个创意出发,将构想一步步演变成完整剧本。本书在教给你编剧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强调让你自由地发挥创意,不仅分析经典编剧结构的标志性电影,也分析来自近年来创新剧本的实验性电影,让
本书收录30余篇论文,都是围绕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发表的《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从π到正态分布的说明》一文展开的学术争鸣的有关成果。张江教授的论文发表在《探索与争鸣》杂志,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些成果也都在《探索与争鸣》杂志组织的栏目中发表,代表了学术界目前对这一问题所达到的新的认知水平。本次结集出版,更有
本书共11单元,第1单元主要介绍了影视文学的基本原理,对影视文学的概念、特征、构成、类别、创作、改编、鉴赏、批评,以及其发展历史作了简单介绍,为后面10个单元阅读与欣赏影视作品提供理论支撑;第2至第11单元精选了10部在英美影视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深远的影视文学作品,这些影视作品大都改编自经典小说。
《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书是第25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中外文学接受与诠释”两个栏目,共九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做
本书是写作指导书,立足于作者自创的雪花写作法,集中讨论小说场景的构建。为什么场景如此重要?好的小说就是用场景说话。对于绝大多数作者而言,要想在写作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学习设计引人入胜的场景是特别好的方式。这本书就聚焦于这一个话题,帮助热衷小说写作的创作者快速掌握设计场景的方法,着力于主动型场景和被动型场景中特定环节的设
美籍华裔翻译家王际真(1899-2001)是中国文学经典英译的先行者,在20世纪40年代翻译与编辑出版了《红楼梦》等五部中国文学经典,为当时的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开启了窗口。他后期还英译了《列子》等中国古代思想经典的少数篇目和我国台湾作家陈若曦的两部短篇小说,节译了《镜花缘》等。本书结合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分析王际真英译多
这是一本文艺评论集,收录了瞿秋白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7篇文章,具体包括《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学阀万岁!》《鬼门关以外的战争》《大众文艺的问题》等篇。在书中,作者总结了中国文学革命的斗争经验并就文艺大众化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本书集文艺常识、影视评论与故事创作于一体,内容详实,图片资料丰富,不仅适用于山东省广播影视类艺考统考,也适用于其他省市的统考使用。 统考是大势所趋,自2018年起,山东省文学编导类专业也加入了统考大军,每年报考人数平均可达万人左右。张福起老师及其团队在对山东省文学编导类专业近五年的统考政策、考试大纲以及考试内容深入研
《文学批评理论与文学经典重构》以英美代表性作家的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文化批评理论,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通过文本细读,对经典文本加以新的阐释和解读,体现文学批评理论之于文学经典重构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本书集中探究了经典文本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蕴含的伦理内涵和教诲及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