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龄旅行记(名家游记)》由三部分构成。《陕西旅行记》记录了作者1924年暑期赴当时的西北大学任教过程中的游历所见,包括当时西安的街道、风俗以及文物古迹等各方面情况,同时还包括西安周边骊山、华山和终南山的名胜,详细论述了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江浙旅行记》记录了作者1925年7月应邀去南京执教游历江浙之所见,涉及江南
本书由四部分构成,《蜀游心影》为作者1924-1925年赴成都任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期间与妻子所书书信,记录了沿途溯江而上的风景及重庆成都等地的风土人情。《北游杂记》为作者1921年、1931年两次赴京津地区会晤教育界人士的日记。《江浙漫游记》为作者1932年至1937年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编纂《辞海》期间游览江浙地区的日
《特殊的旅行》收入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任启亮的文章50余篇,包括散文、随笔及少量的评论等,其中一部分已于报刊公开发表。为了阅读方便,划分为五辑,大致按照早年往事、人物、海外游记、日常见闻、评论序跋等分类。每一辑内容都富有特色,饱含作者深情与思考。
本书围绕生活中的难与苦,将老舍、丰子恺等作家作品中刻画人物悲惨命运的随笔和画作融合在一起,达到共同烘托这一主题的目的,以此向读者展现作品中人物的种种无助及其所表现出的勇气,旨在鼓励人们,遇到困境时,要以豁达、长远的心态面对不如意的人生。描写底层劳动者的穷苦、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并挖掘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这部作品中最有感
本书围绕知识分子家庭中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立足表现生活中的可爱之处。编者精选了老舍先生随笔中这个主题的文章数十篇,并辅助以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温馨画作加以渲染,如:婆婆话、济南的秋、为春夜作诗、落花生、我的理想家庭、有了小孩以后、北京的春节、小麻雀、吃莲花的、可喜的寂寞等。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本书所选作品最大程度地
本书分为“真人版”和“小说版”两个部分,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精选了老舍作品中这个主题的文章,主要描写了和平时期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正常民间交往、战争时期中国人如何面对外国人极端的态度和欺辱以及列强之间微妙的同盟关系,旨在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身处某一种文化中的人们,未必知道这种文化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闹咱们的脾气》一书选取了老舍作品中刻画了中国人各色性格、最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范掌柜的》《文博士》《华人在英国》《买彩票》《牛老爷的痰盂》《老年的浪漫》等,以幽默讽刺但又不失宽容的笔法,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阅读体验中领会了中华民族文化里的那些可爱、可笑、可悲、可
《裸俗/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王梓夫卷》主要内容包括故乡的井,孩提时代,生活的峡谷,青蛙的禁忌,少年徒步者,充满恐惧的小院,漫长漫长的冬季,我那匹可怜的老马,挽不住的乡愁,北京的雨季,等。
《饭局(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王梓夫卷)》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放牧灵魂的牧场、饭局上的座次、饭局上的酒官司、饭局上的捧与逗、酒与酒饵、饮食礼仪与分餐制、天下无巧难成书、大理的平安夜、走不出的江湖、浅尝辄止练气功等
本书围绕中国长期不变的社会学问题,选取老舍文章和孙之俊作品中颇具讽刺和批判意味的散文、漫画,如:有钱最好、再谈西红柿、习惯、论饭馆、谈谈猫国的教育制度、科学救命、昼寝的风潮、“幽默”的危险、灵的文学与佛教、别忙、文艺与木匠、如何接受文学遗产、筷子、储蓄思想、《红楼梦》并不是梦等。本书收录作品的文风与同期作者有着很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