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主要讲了《三国演义》原著第六十六回下《伏皇后为国捐生》、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到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首百零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到首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的故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王曹操虽然手握大权,却将做皇帝的机会留给了儿子。他
作者刘临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工笔人物画为主攻,画风清雅,严谨细腻,以青年女性和少数民族为主要表现对象,是当代工笔画坛的代表人物。《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刘临》入选了画家的代表作品60幅左右,附有作者简介并有美术评论家的评介文章。
《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先生1947-1949年创作的,曾多次荣登全国优秀的畅销书少儿类榜首,1999年,在建国50周年时,被评为“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张乐平先生把一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流浪儿童的悲惨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了三毛的正直、善良和机智、勇敢。195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就出版了《三毛流浪记选
《夏荆山佛画艺术全集10(钟馗天师卷3)》表现的是威风凛凛、驱邪镇鬼之神钟馗,总计为305幅作品。钟馗是古代神话人物,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扶正祛邪、扬善除恶的精神寄托。他的形象已成为正义的象征,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夏荆山正是敏感于生存社会的需要,出于一种本性的驱使,使他潜心于钟馗形象的研究与塑造。在这一类题材中,他总是沉
全书通过笔墨元气、水墨新境、抽象视界三个部分八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对水墨艺术的基本生态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文化透析。其中,笔墨元气展示了老一辈艺术家在写意和造型领域的成就;水墨新境介绍了年轻一代在图像视觉结构和文化观念上的突破与创新;抽象视界,则是艺术家在纸本层面对于形式美学和过程体验的探索。全书介绍、解析了21世纪水墨艺
《范宽·烟岚秋晓图(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描绘崇山峻岭的景象。山中点缀溪流飞瀑和亭台楼阁,石块和峭壁以“雨点皴”定型,无数淡墨小点叠落在岩面上。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的云雾,远处江面船家钓于江上。
《江山小景图》描绘江烟浩瀚,波水粼粼,空旷渺远,风帆出没其间。山峰参差,连绵不断,宫观楼阁,半隐半现。《采薇图》据《史记·伯夷列传》所载,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绘伯夷、叔齐对坐于首阳山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
描绘东晋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白莲结社的故事。白莲社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一个社会组织。宗旨是礼佛念经,追求往生西方乐土。白莲花在佛教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而东林寺恰好有一座莲花池,于是指花为名,命名为白莲社。图中人物采用的是典型的白描画法,形象栩栩如生;山石皴染,浓淡相适,深谷幽径,奇石嶙峋;树干多粗笔,枝叶用尖笔“鹰爪法
法常的绘画,有不少取材于平时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但独能于平淡天真之中揭示生命意识的真谛。此卷所绘折枝花果、禽鸟、鱼虾及蔬菜,笔墨简淡,平平常常,在画幅上随随便便地摆放在一起,看来就是尤为常见的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象,但是卷中墨色的氤氲、排列的错综、变化的神奇,却又分明深蕴着禅机。
《夏荆山佛画艺术全集14(千佛宝相卷2)》表现的是佛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的“现在世贤劫”之一千佛。据佛经记载,我们这个世界在过去世庄严劫、现在世贤劫和未来世星宿劫中,各有一千尊佛出世。在现在之住劫中,有千佛出世,多为贤圣,成就大悲出现于世,故称赞之为“贤劫”。夏荆山根据《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所载千佛名号,以工笔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