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论稿
“屈原是楚国的大贵族,是代代相传几百年的世家大族的一员。《离骚》在“历吉日乎吾将行”之下,说到:“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软而兼施。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除去文学夸张的成分(也可能别有寓意),屈原出行时的随从车辆,总不会少于百乘。若是按照周代人的算法,千乘之国就有百乘之家。那么像楚国这样不下于万乘的大国,有千乘之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严肃的、真正学术意义的赋学研究在国内渐次兴起,至今无论在人员、还是研究成果方面,都已经颇具规模。但尽管如此,赋体文学研究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问。正因为它是年轻的,所以在这块学术土地上至今依然可以说是到处有未开垦的处女地,学者踏入这块年轻的大陆,会感到有很多的话可说。不仅如此,正因为赋文学的研究至
我们通常把那些写乡村题材的诗歌叫做乡土诗,带有现代感充满现代气息的乡土诗,我们又把它叫做现代乡土诗。现代乡土诗应该有它的现代性,诗人要站在现代的立场上,用现代的眼光,透视现代生活,反映现代的乡村,用现代的富有动感的语言传达诗歌意象。诗人要像农民掘地一样,去挖拥自己的内心,让创作的诗歌尽量语言简约,尽量温和绵软而底蕴扎实
本书内容包括网络文学综述、网络文学价值的生态背景、网络文学的形态特征、网络文学的价值体现、网络文学价值的哲学追问等几部分。主旨是研究网络文学的价值,从数字传媒的技术层面、网络文学的视屏界面等因素出发,对其文学特征进行准确界定和细致分析。
张毅编著的《唐宋诗词审美》共分十四章分别是:初唐诗歌的南腔北调、盛唐诗的神来、气来和情来之美、“诗仙”与“诗圣”的绝代风华、气骨顿衰的大历诗坛、诗到中唐体变新奇、晚唐诗的唯美倾向、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宋调、宋诗的瘦硬和老境美、南宋诗坛的强音与变调、唐五代词的缠绵悱恻、宋初的小令与慢词、宋词的“婉约”本色及清真格调、苏、辛
《拗体唐诗与仄韵唐诗》是研究拗体唐诗和仄韵唐诗的专门性著作,由理论研究和作品赏析两部分组成。卷一探讨拗体诗理论,介绍拗体诗的研究现状与起源,阐述“二四字恒定理论”,对拗字、拗句重新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拗联的概念,揭示了拗联的构成原理、格式和拗体诗中拗联、律联的排列规律,讨论了拗体诗的格式及风格,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
《走不出的后花园:从《世说新语》中的女性说起》资料丰富,理论性强。刘洁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入手,结合相关史料,对魏晋时期的妇女形象做了生动详尽的分析,阐述了作者的研究心得,得出了不少极具学术价值的结论。
本书各章均突出民间文学作为活的“立体文学”的特点,深入浅出地阐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价值等理论问题;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介绍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对联、谜语、灯谜、酒令、民间长诗、曲艺、戏曲等各种体裁的艺术特点和流传情况;对国外民间文学也做了重点介绍,最后介绍民间文学调查采录的历史和方法。
中韩两国在近现代文学发展背景、脉络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具有现代性的儿童文学形成过程亦如此。比较这两个国家的儿童文学脉络,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儿童文学形成的特点,并有可能发掘出一些以前未得到充分重视的环节、现象或作家作品。此前,国内专论中韩两国儿童文学比较的论文并不多见,张美红的博士学位论文《萌生汲取绽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