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先生是我国当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这次“1961年吴作人东北旅行写生研究展”是继“佛子岭水库研究展”“黄河三门峡研究展”之后,“但替河山添彩色”系列研究展的第三季。展览共展出吴作人的油画、中国画、速写等形式的艺术作品48件以及1件萧淑芳的国画作品,另外还有包括一些老报纸,旧书刊画册,老照片等近30件文献资料。展览全
本书所选的徐三见绘画的笔墨主要依托写意画的传统画法。写意画的笔墨探索自元代以来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明清时期及之后更是异彩纷呈、名家众多,并形成了不同的笔墨形态。在长期的临摹和创作实践中,徐师三见撷取众长,用墨在枯淡与浓重之间,设色在浅淡和浓丽之间,彰显了为人温柔敦厚的本色及江南风物的自然面貌,形成了清雅的笔墨风格特征。
钟国友的草书印是篆刻园地的一朵新花,一枝奇葩。钟国友正富年华,精于思考,勤于创作,作品多多,如“仙风道骨”“金石传家”“坐地日行八万里”“江流有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刀锋乾坤”等,都大有可观处。本书选取了他近年来的草书印精品以飨读者。
《警言密语——保密格言警句书法作品集》正式出版了,这是中国保密史上首次以保密格言警句为专题的书法作品集,是保密宣传工作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中国保密协会商业秘密保护专业委员会向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献上的一份礼物。“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其线条美、结构美
中国画是“写意”的艺术,中国画艺术旨在表现人的主体精神。色彩作为绘画语言重要组成部分,对作品意境有重要作用。中国画色彩在“意象”原则下,赋予画家极大的表现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形”与“色”。作为当代画家,艺术语言的求新求变是不断探索的课题,诗意的、意象的东方色彩美是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热爱自然、贴近生活、关爱生命是永恒的
《中国人物画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论为基底,以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为导向,针对线描人物画、水墨人物画、工笔人物画以及写意人物画这四种类型展开论述,首先对中国历朝历代的人物画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四种人物画的发展演变历程,引导读者对人物画的分类与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介绍了中国人物画的艺术表现
本书是从近期所镌印章中蒐集遴选予所喜爱的400余方印章,分大印、砖印、款印、拓印、私印五大类。印大者有1.24米见方,印小者仅0.4厘米见方,印重者达300斤,印轻者不足10克。材质有石、有砖、有竹、有木、有铜、有铁、有瓷、有玉、有水晶等。雪泥鸿爪,旨在留下自己一点人生足迹,以期交流于同好,聊慰平生。作者曾出版或再版篆
本书是收录王本兴刊载于报刊上的文章一般都是节录、散见,数百篇文章。这些力作集中起来,保持原来的面貌与味道,系个人从艺道路上的里程碑,让读者直接读懂一二,以文会友,可谓心愿、幸事。在许多人看来,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一道特有的奇异风景线。风景奇异了,参与的人也就多了。参与的人多了,艺术观点、艺术分歧、艺术个性也就多了
本书秉持着记录个人绘画风格的思想创作至今,而当我再次回顾所有作品时,风格似乎发生了变化,又似乎什么都没变。以我自身经验来看,集结成册的作品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单幅作品相比,阅读体验会稍有不同。即便只读一两次,也会感受到其中的差异。不知道看过这本画册的你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如果这部作品集能得到你的青睐并能被反复品读,将是
本书收录了画师Ponkan⑧为《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有问题》所绘制的全部300余张精美插图,读者不仅能从插图中见证画师本人的成长轨迹,也能从画面中捕捉到自己青春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