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东汉郑玄混合《张侯论》和《古论》而成,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话,为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学派的重要资料。本书系黄朴民教授多年潜心研读论语的成果,在具体体例上为全本导读加注释和翻译。
林语堂是一位学贯中西、充满人生智慧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和中国儒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儒家文化思想更是有着独特的价值。本书将林语堂对儒家文化的接受、阐释和传播作为考查内容,立足于作家的文本和相关史料,力图宏观、全面地分析林语堂对儒家文化接受、阐释和传播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具体内容,进而试图揭示出林语
本书主要是基于宋代儒学的主要表现形态对其代表人物生命伦理思想的挖掘和研究。宋代儒学的主要表现形态是“理学”,依据理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构成,本书重点探究了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朱熹、陆九渊以及湖湘学者胡宏和张栻有关生命的伦理思考。在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观点上,本书紧扣“生生”来诠释宋代儒家生命伦理精神和思想特点,认为“生生
《<论语>纲要与管理智慧》这本书稿是《<论语>与管理》丛书的第一本。它以《论语》前四篇为纲领,诠释了《论语》的真义与管理智慧。《论语》一书是围绕“仁”和“礼”而精心编辑的伦理哲学书。它的每一篇都是有其主旨和严谨论说逻辑,绝对不是零散而杂合在一起的语录。本书分为“学而的真谛”“为政的境界”“礼制的
《青铜时代》是郭沫若先生关于秦前社会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论文集,向来与《十批判书》并称为姊妹篇。两书合观即为郭沫若先生对先秦思想演进的梳理,特别是对战国诸子材料的整顿。相对于偏于批评的《十批判书》而言,在《青铜时代》这部文集里,更侧重于考证。集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历来为相关研究者所不可忽略的资料。而在文集
本书分《八佾》和《里仁》两个篇章。《八佾》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孔子主张维护礼的种种规定,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守礼。若是人们不守礼,秩序会乱,社会风气会变坏,天下就会大乱。《里仁》共26章,主要讲仁的思想。仁的意义包含着向善的人性,择善固执的人生正道,以及止于至善的人生理想。仁是孔子心中最高、最完美的道德追求,孔子思想的诸
《至圣孔子》一书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组编的“儒家五圣”丛书之一。该书稿包括非凡身世与早年磨砺、由“好学”而“博学”、适周“问礼”于老聃、礼乐浸润与“述而不作”、“从政”的失败与成功、“丧家狗”与“择木鸟”、“知天命”与“畏天命”、“御车马”与“御天下”、孔子设教及其重大成就、孔子的学说及内在结构、六经之教与孔
该书从伦理的视角切入,以《论语》这一原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诠释其文字、名物、制度和深度阐释其篇章结构及蕴含的历史内容、核心概念、观念内涵、思想。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融汇贯通研究,主要指向哲学视野的社会思想史的关注和关怀,是现时代学者对《论语》的比较新颖且系统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学术探究和撰述实践。全书的论述中心是孔子的
本书内容主要是明代儒学重要人物及其著作,包括宋濂学案、方孝孺学案、曹端学案、薛碹学案、吴与弼学案、丘濟学案、陈献章学案、胡居仁学案、罗钦顺学案、湛若水学案、王守仁学案;王廷相学案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易学本体论与当代量子物理学;《周易》古经德治思想的构建与殷周之际人文意识的觉醒;先后天八卦创制推演理路探析——以《河图》《洛书》为例;楚简《筮法》研究;统治秩序、利益分配与政治改革:《周易注》政治思想新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