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方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学术期刊。本期收入的最重要的两篇文章是译自《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和研究的数据库建设项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抗战时期朱光潜的美学研究、擎起时代的火炬——抗战时期的宗白华、洪毅然抗战时期美学思想研究、马一浮抗战时期的“为学方针”与美学探索等。
本书以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线索,在保持传统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基础上,既吸收国内传统美学注重美学基本原理的特点,又合理吸收当代美学新的理论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美学的基本原理、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等三大部分,重点突出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范畴,以及其现实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等。
所谓审美活动的真谛——审美活动和作为其理论形态的美学,蕴含了一种平等的对话理念。美学不是颐使气指的专断知识,也不是专家权威的自语独白,从柏拉图的《对话录》对到《论语》的语录对话体,这些洋溢着美学精神的文本都是对话性的。《美学是什么》恰似一个带风景的房间,我们通过这个房间去欣赏一祯祯美学的风景,边看边聊。那一个个的小话题
《美学基础(第二版)》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向大学生介绍部分社会科学学科及其成果,主要介绍美学的由来与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美的生成机制,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及中西方美学等,内容全面、系统、合理、科学。 《美学基础(第二版)》可以用作高职高专院校文学、哲学、艺术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用作
本辑的内容由“身体美学”、“生态美学”、“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思想”、“门类艺术美学”四个专栏(四组文章)组成。“身体美学”专栏有张玉能《实践美学与身体美学》、廖述务《感性生存与身体美学的反思和重构》和王亚芹《对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及其研究的思考》等文章。主要对身体美学与人的感性生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及对“身体美学”研究现
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逐渐发展为独特的文化启蒙景观。《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研究》通过对德意志地理人文条件与民族性格等文化要素的考察,对康德、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等人审美现代性理论基础的解析,对神话诗学、希腊想象、审美教育问题的重新探讨,清晰而立体地再现了这一重大历史景观。这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
《美·艺术·审美:实践美学原理》分为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美育论及编外编:生活美学五个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广泛吸收中西方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美学领域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如美学研究的对象、美的本质、美感与美的关系、艺术的审美特性及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过去一些未能得到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在综合西方古典怀疑论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基础上,颜翔林著的《庄子怀疑论美学》提出了“庄子怀疑论美学”的命题,对庄子怀疑论美学予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深度阐释。在对庄子有关美之本体的“道”,审美体验的“游”,审美灵感的“神”,审美创造的“技与道”、“言与意”,审美欣赏的“心斋”,审美态度的“
让平淡的人生常有审美的情趣,取决于审美的恩维方式和充满诗性的人生态度。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说:“离开人生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以审美的态度和情怀去建构人生的美学,让美学回归时代与人丈的诉求,正是寇鹏程编写的《美学与人生》的核心思想。基于2014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写成的该书,深入浅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