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长白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资源、风景名胜、文化风韵、民间传说、保护开发等。
《老北京·地图的记忆》作者展示了从1911年到1949年的38年间所涉及的20余幅民国北京老地图。在地图制作来源上,既有官方测绘出版的,也有民间机构编制的;在内容上,既有行政区划、市政建设、工程设计、城市规划、交通旅游,也有对战争态势、军事作战以及历史风貌的描绘。本书从老地图入手,同时引用其他民国史料,以独特的视角对北
国务院第1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所编著的第1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培训教材共六册。《第1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培训教材: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与检验》为该培训教材之六,是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教材。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与检验工作旨在保障第1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完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书中分别对质量管理、
《中国人文田野》是一部全方位映历史理学、考古学、人类学学者田野考察纪实的学术辑刊。《中国人文田野(6辑)》内容括田野学者采文章1篇,田野学术考察论文12篇,涉及云南、、广东、上、陕、重庆、四川等历史理遗迹、间习俗的考察。通过科学发现、研究的过程来展示科学结论,融入量统、文献引用、表图示、考察照等具说力的图文论据,对研究
本丛书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30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权威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
通过本次全面的调查,结合前人调查与研究成果,在明确了通辽市、赤峰市境内迄今发现的四道长城的时代序列之后,《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东南部战国秦汉长城卷)》将中部的战国燕北长城、北部的秦汉长城、新发现的库伦旗西汉长城和南部的东汉长城,分为四章予以描述。其中,战国燕北长城、秦汉长城、通辽市库伦旗西汉长城三章,以划分的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北魏长城卷)》中通过上述前人研究与本次调查成果的比较,初步可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北魏长城分为四条线路。一条为泰常八年长城,始筑于泰常八年(423年)二月,主要修缮利用了秦汉长城,大致以秦代蒙恬修筑的位于阴山山脉北坡的秦始皇长城的东端,即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坡根底村附近为界,以西部分
《兴义布依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迷兴义市41个布依族村寨的历史、建筑、物产、民族、旅游景点、民族类习俗等。
来到玉龙雪山的入一定会对所看到的奇特最观感到好奇,如为什么有高原反应?为什么在赤道附近还有冰川地质?为什么海拔越高树越矮?为什么风雨云雾来得这么快?为什么金丝猴是第二国宝?等等。这些好奇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应该向游客介绍的自然生态。于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我们将玉龙雪山自然生态(气象、地质、动物、植物)用童趣的方法来展现
这是一部反映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情的专著,作者用两年时间,先后经过豫、皖、苏、浙、冀、鲁、津、京等八个省市,沿运河故道南下北上,打捞运河历史、挖掘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风情,将运河历史与现状、运河故事乃至当下意义讲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