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面设计人员和美工人员来说,很多时候需要交电脑设计和手绘设计相结合才能完成一件出色的作品,这是因为电脑设计出来的字体往往千篇一律,没有亲和力,没有创意,很难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标题字。《POP双用标题字库》所列标题字,既可临摹也可扫描到电脑里,一书双用,能有效地帮助设计者完成POP标题设计。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书法课、三笔字课、规范字课编写的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比较全面,从规范书写到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篆刻,都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便于教师结合本校开课实际选讲,学生对照练习。二是特别强调训练的可操作性,书中所讲技法都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实可信,可资借鉴。三是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本集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盒装第三集,共20册。1.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唐人临兰亭序2.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怀素草书千字文3.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高闲草书千字文4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卷文末落款为“臣褚遂良书”的“倪宽赞”。此卷楷书五十行,行七字,纵二十四点六厘米,横一百七十厘米。此书作历来名声显赫,有人认定是褚遂良书,亦有人断定并非褚遂良书,而是伪托。现今,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此作确系伪托。虽然如此,这卷珍迹在书法艺术上,仍独具艺术风彩,因而受到众多读者青睐。有书法家评此作极注
宋大观年初,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等缘由,宋徽宗诏令出内府所藏墨迹,更定编次,命蔡京主其事,刻石置于太清楼。帖刻于大观三年,便有“大观帖”之称,也有“太清楼帖”之称。“大观帖”共十卷,其后刻转精,故为世所重。本书将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大观帖”第六卷残本,以及故宫博物院大观帖第六卷残本一并放大印出,供读者鉴赏。
宋大观年初,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等缘由,宋徽宗诏令出内府所藏墨迹,更定编次,命蔡京主其事,刻石置于太清楼。帖刻于大观三年,便有“大观帖”之称,也有“太清楼帖”之称。“大观帖”共十卷,其后刻转精,故为世所重。本书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观帖”第七卷放大印出,供读者鉴赏。
宋大观年初,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等缘由,宋徽宗诏令出内府所藏墨迹,更定编次,命蔡京主其事,刻石置于太清楼。帖刻于大观三年,便有“大观帖”之称,也有“太清楼帖”之称。“大观帖”共十卷,其后刻转精,故为世所重。本书将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大观帖”第八卷放大印出,供读者鉴赏。
在日本京都藤井齐成会有邻馆,藏有一卷宋代著名书家黄庭坚的草书墨迹。此件系书家书写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七言古诗——《忆旧游寄譙郡元参军》。卷前缺失诗句八十字,卷中钤“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清内府鉴藏印。卷后有元代张鐸和明代著名画家沈周两人题跋。全卷纵三十七厘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有杨少师之称。“宣和书谱”有言:“凝式善作字,尤工颠草,笔迹独为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本书收其书“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四件墨迹,还有其“步虚词”刻本。将其放大印出,供读者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