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怀抱》是一部散文集。全书共分《足印大地》《江河湖海》和《镜像世界》三辑,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拾掇江南风物,回顾童年生活,记述人生镜像。书中,江南的节气也多有呈现:惊蛰的花、立夏的果,书中也记录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物,可以见识作者的祖父、父亲、姑父等人,了解作者的童年、少年、青春,虽是凡人凡事,都是独特记忆。作者语
《带不走的处方》是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干亚群的散文作品集。作者以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视角,见证镇上孕育那些事和那些人,打量孕育中的人性,洞见女人命运的幽微,探寻到女性人生的起伏与悲欢,她们的故事引渡着作者的精神世界,她们有时是病人,有时是产妇,有时是朋友,不同的角色在作者的生活里叠加、替换、交错,从而拉升作者对生活的感知。
本书是文学创造社1936年初版《达夫游记》的复刻版,收录郁达夫《杭江小历纪程》《浙东景物纪略》等23篇游记与风景散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捞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
本书是新月书店1930年版《巴黎的鳞爪》的复刻版,汇集1924到1926年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包括《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等12篇,大多写的是法国、英国、意大利的人事和自然风光。
对坐
鲍海兵的散文即将结集出版,这是他人生中的首部散文集。海兵的文章均来自其目之所见、心之所悟、情之所动,篇篇透露着一个军人的质朴和热忱,能深切地感悟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饱满与丰盈。
《一见如故的季节》主要内容包括乡愁的形状,云上嘉年华,京城无处不飞花,北京蓝调,川西平坝,孵一个长长的春梦,一朵溜溜的云,赣南“森”呼吸,黄山闪回,星星的故乡,跳舞草,乡愁的形状,遥远的苍凉,一头扎进喀纳斯,枫叶正红,冰与火之歌,金色梦乡,“俄罗斯始终是看不厌的”,车窗上的那张脸,等。
这是一篇包含当下诸多社会元素的典范之作。李玉有自己的公众号,叫“不可理玉”,我每期必看,也经常会点评几句,也想挑些毛病,但,他没有满足我的“阴暗心理”。李玉笔下的大事小情,都以一种东西贯穿,就是情怀。比如《墙角的父亲》,被许多大号和网络媒体转载,据说点击量超过一亿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阅读量,我关注了跟帖留言,许多人被戳
自在飞花听雨眠。我相遇相爱相守的亲人朋友、故乡的原风景、现代化的繁华城市是滋养我情感的沃土,让文字的种子且歌且眠,自由生长。殷勤昨夜三更雨。彩袖殷勤做母亲,陪伴小小人儿成长的过程辛苦并快乐着,记录这些天真无邪的稚言智语让我忍俊不禁,也令我三思而行。杏坛细雨润如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三十载与莘莘学子共享语文的美丽,不倦
《悠长的慢板》收录了作者近两三年创作的八十余篇散文作品。或追忆亲友,或寻幽探胜,以平视的视角,平实的语言,直挚的情感,通过对过往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追忆,反映了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和生存本真状态,映射出人性之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通过对游历祖国壮美河山、境外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景点的感悟和描绘,展露出宽广的胸怀、灵动的思索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