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本期是2018年年刊,《中国经济史评论》发表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的论文,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因此,本集刊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
入世后,“中国制造”开始走向全球各地,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约束,效率与公平不能兼顾的矛盾,城乡之间差别和地区之间差距,以及处于低端产业链和缺乏高端制造的困境。诸如此类问题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师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重大纪念日子来临之际,对中国改革的重大成果“温州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再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现实意义。《温州模式再研究》一书,汇集了作者亲历亲为的翔实资料,并进行了
《中葡经贸合作蓝皮书: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17-2018)》是由***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联合策划,澳门及内地学者参与研制的我国第一部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与发展的专题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综合分析和评价近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特征与问题,澳门特区作为“中国与葡语
《2018版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17~2018)》详述了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以来,法国政坛的变化以及总统大选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影响,介绍了2017年法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的情况;从法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法国的人工战略、法国产业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几方面分析了目前的法国经济情况;分析了多重危机下的法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中国奇迹”引起世界瞩目。尽管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前列,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却不容忽视,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调、以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围绕这一话题,本书从环境、产业与人口三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机制和制约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却分布在全国50%~60%的土地上,并且主要分布在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和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如果任
本书随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的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下,立足四川脱贫攻坚的实践,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社会调查研究等方法,研究和考量当下社会各界关于脱贫攻坚的关注热点、重点和难点,有利于研究和认识中国贫困问题的特点、有利于扩宽消除中国贫困问题的理论视野、有利于科学
本书由甘肃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法制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而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有力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报告首先阐述了循环经济法理论建构提出的许多新的课题研究;进而回顾、评价了近五年中国循环经济实践及政策的进展,以《循环经济
《非洲地区发展报告》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持,每年一本。报告非常翔实地将非洲经济、政治、文化与中非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评述。包括非洲大选观察与选情分析,国际对非投资发展年度报告,非洲人口与就业问题发展报告,非洲部落及本土文化发展报告,非洲青年发展报告,中国对非发展援助报告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