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教育》分为三个部分:真实的学力、探究的课堂、成长的教师。第一部分从核心素养这一新时代教育思维的形成、发展、演进、精髓和随之而来的课程重建与学校教育革新挑战出发,追问“知识本位”如何向“素养本位”转向、信息化时代知识教学的诉求,以及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儿童阅读素养的教学策略,还有儿童成长心态与反思能力的养成。第二
教学论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过去曾称为教授学。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本书系统回顾我国教学论学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1949—1965年的十七年,是从“以俄为师”走向独立探索的时期;1966-1977年,教学论学科在曲折中前行;1978-1984年,教学论学科在恢复中发展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全面阐述了教育学、学制、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教育活动、教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等内容,向读者展现出教育学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使读者对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本教材以PowerPoint2016版本为平台,通过大量案例,帮助读者熟知制作幻灯片时对常用元素及动画的处理,再通过构建课件框架,并结合学科进行综合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开发。本教材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项目一PowerPoint基本操作、项目二文字元素的处理、项目三图片元素的处理、项目四图形元素的处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于2020年3月印发,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书结合这一政策的出台,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经典论述和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分析,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本书是作者对劳动教育跨越20多年之久的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问题较为突出。深入、系统地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政策,有利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BR》本书首先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政策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反思;其次分别研究了国家
本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以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性要求为逻辑起点,建立了包括基础技术素养、技术支持学习、技术支持教学3个维度共6章的知识模块框架。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本书针对师范生具体的学科需求,安排了理论基础、多媒体知识、资源获取、课件制作、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内容,以丰富的实例展现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成长”概念和成长评估模型的书。书中作者提出: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实现“达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成长”;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暂时“达标”有困难,仍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成长”。这种“达标+成长”的新的教育评估模型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内容上,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各州使用的几种典型成长评估模型,
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直是师范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规范和引导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本书以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全书分为8个模块,内容涵盖教育技术的概述、网络资源获取、素材采集
本书以小学学科教材教法的备课教案为基础,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说课策略、说课活动的组织、说课实践等,促使学生认识说课、理解说课、掌握说课,从而积极地去研究说课活动,不断提高说课技能、增强就业本领、提高从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