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的诗学
周作人论儿童文学
不同作者从多角度谈论日记,诸如倡导日记文化、建立日记学等,均有所涉猎,还传授了许多相关知识,如日记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及其作用。《日记漫谈》同样是名家荟萃:陈左高、黄裳、孙梨、葛剑雄、邓云乡、郑逸梅、叶兆言、周国平、李辉、于光远……
日记是最个性化的写作,但对于研究历史、社会风俗的学者、作家而言,日记的史料价值不可小觑。《日记品读》多角度的日记解读,对于无暇通读洋洋万言日记专著而又有意了解相关历史及日记作者的思想、经历的人而言,可谓一本便捷的读本。
日记是最个性化的写作。《日记闲话》汇集了几十篇关于日记的随笔,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记写日记的逸闻趣事和悲欢离合。日记悲欢--折射时代风云变幻。巴金、许广平、梁实秋、施蛰存、舒乙、陈平原、新凤霞、张抗抗、谢其章、沙叶新、钱古融、来新夏……且听他们的日记故事。
日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日记序跋》由已出版日记的序、跋汇编而成,引领你走进日记,感受其中的魅力:叶圣陶、郁达夫、季羡林、雷书雁、张光年、杨沫、铁凝、王安忆……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研究《红楼梦》作品随笔集。共分“红楼眼神”“红楼拾珠”“红楼细处”等三个篇章,分别对红楼人物的眼神、对话进行分析和解读,反映出诗境、实境的描摹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映衬和交织。第一辑《红楼眼神》把书中几处关于人物眼神的描写拎出,道其妙处,解开人物瞬间心理,心机、智慧、无奈、隐忍,尽表世态炎凉、人事微妙、人
《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不仅在诗歌研究领域呼应了“唐宋变革论”,而且通过分析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对宋诗进程的影响,深化了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的关系研究,更细致而深刻地描述出唐宋诗之嬗变轨迹,突出了中唐到北宋文学的内在连续性和一致性。
《小说中的百味人生》选择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包括文言的小说,白话的小说;包括英雄传奇,历史演义,神魔小说,世情小说等等,从历史的、文学的角度分析,从小说创作的角度研究,从小说与戏曲的关系考察,探讨其中的社会内容,体味作者的匠心,欣赏其中的微妙之处。角度独特,文笔生动,思维活跃,风格幽默,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中国诗学及汉语诗性研究散论》分为三辑:第一辑“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探源”,从中国传统诗学的本文阐释观念,以及“诗言志”说、“境界”说、“气象”说、“遇合”说等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学观念入手,发掘中国传统诗学中隐含的深层文化心理内涵,揭示中国传统诗学在世界诗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心理根源。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