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机械原理与设计”中数字化设计项目为指导,主要项目内容包括:复杂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联动凸轮的设计、连杆凸轮复合机构设计、精密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课程内容来源于课程组多年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填补了机械原理与设计项目实践教材的空白,与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内容—二级展开式减速器内容完全不同。书中将以二维码的形
本书是根据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成果,按照颁布的相关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需求,本书在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扩充,并安排了少量作为选修的内容。本书以设计为主线,内容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了在机构学方面的科研成果,编写成这套立体化的机械原理教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一体化培养;运用可视化技术展示解析法和图解法的各自优势和特点;引入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由永磁-螺旋槽轴承支承的储能飞轮系统的结构特征、大承载永磁轴承技术、低功耗螺旋槽轴承技术、悬摆式阻尼减振技术、储能飞轮转子-轴承-阻尼器系统的模态、稳态响应及其稳定性的分析理论与测试技术等。本书内容夯实,详尽体现了作者在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本书分为五篇,共十六章,内容包括常用机构、金属材料常识、机械传动、轴系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摩擦轮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为仿生学综述,介绍了生物的分类与进化、植物及其运动特性、动物及其运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仿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模仿动物运动特性的机械仿生,模仿生物感官与信息传递特性的信息与控制仿生,模仿生物特殊功能的化学仿生、电子仿生,模仿生物特殊结构的建筑仿生以及模仿人体器官的医学仿生等。第二篇为机械学基础
本书采取任务驱动式的编写方法,以项目为引领、任务为载体来进行编写,既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又兼顾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介绍,力求做到语言简洁、步骤详细,并配以实际生产图片进行辅助说明,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书选取了大量机械加工中的典型案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点的选取以“实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机器、机构及运动副,常用机械连接,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与轴承,机械环保与安全防护等内容,配有多个生产现场、机械实物教学资源视频,学习者可直观化自主学习,轻松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为适应高等学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新工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总论、工程力学基础、工程材料、极限与配合、常用机构、连接、机械传动、轮系、轴系、机械加工基础和机械润滑与密封等内容。本书偏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本书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修订版,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修订而成的。本书共八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机械、机械零件的材料、机械零件的精度、机械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机械零件的连接、轴与轴承,以及液压传动。本书编写时力争做到内容精、重应用,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