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通过对环巢湖地区的地理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背景的梳理,概述区域建筑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详尽的历史建筑影像、测绘、文字等资料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进行详细描绘,总结环巢湖地区建筑作为江淮建筑代表的典型风貌特征;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构建对于历史建筑再利用后的效果评价,探讨历史建筑活化方法的新发展
本书是测绘完成后的成果整理,其中包含了研究文章六篇左右,图纸一百余幅,全面而细致地向公众首次展示了景福宫全貌。景福宫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东北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为康熙皇帝孝惠皇太后(顺治帝孝惠皇后)所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照建福宫后的静怡轩加以重建,以待乾隆皇帝归政后宴憩之用。本书的内容
本书通过全面介绍从远古到现代的重要建筑,为读者描绘一幅系统的中国建筑发展图景,时间由远古以迄近现代,空间遍布中华大地,从而激发大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书中所挑选的建筑均为建筑历史中最重要的精品与“奇迹”,同时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也具有标志性作用。内容涵盖原始聚落、民居、宫殿、坛庙、寺院、石窟、塔、园林以及近现
地文
《忙碌的中华门》我是一个普通的工匠,皇帝下令要修建城墙,我的一生都在修建这伟大的城墙,南京城墙是很多工匠的心血,而我只不过是其中一份子。一开始我只是普通烧砖工,慢慢地我参与修建了城墙城门、瓮城、水关、桥梁、护城河、藏兵洞这些城墙重要的部件,整整21年过去了,终于修建好了南京城墙,我登上了雄伟的城墙,百感交集。600年过
你知道古建筑可以上天入地吗?听说牡蛎还能造桥?为什么北方的传统建筑颜色比较鲜艳,而南方的传统建筑颜色比较素雅?古代没有空调,夏天怎么降温? 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古建筑科普读本没有繁琐的建筑名词,都是孩子看得懂的语言;没有复杂的建筑图纸,都是孩子爱看的超大幅手绘插图。跳出按风格、时代、区域分类的传统古建筑科普方式,从美、有
本系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郭子林、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安莉联袂审订推荐。这是一套专为孩子创作的历史百科类图画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幽默风趣。适合36岁亲子共读,710岁自主阅读。全系列共6册,每册一个主题,通过小脾气和咚咚锵两位小朋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遵循时间线的推移,图文并茂地勾勒出从古至今衣
生活在贵州六枝北部山区的长角苗人是黔西北箐苗的一个较小的族群分支,截至本世纪初,他们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因环境的相对闭塞而仍然保持着缓慢的变化。但伴随着中国整体现代化的进程,长角苗村落也开始了其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巨变主要呈现在其民居建筑和村落形态方面。为了对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予以抓拍和深描,笔者自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