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张氏相关史料文献,为襄阳图书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珍藏。此次编选的《襄阳张氏未刊稿》主要收录清末至民国时期襄阳名人张国兰、张文伯父子未刊稿十六种,内容包括张国兰先生任官期间的公文往来及与亲友的书信往来等,其子张文伯先生诗歌、杂作、印谱、张氏家族历史史料等,其中张文伯辑录之《桐城张氏文献求遗录》含八卷,收录桐城张氏各历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首,其诗初刻于北宋,为《李义山诗》三卷
本刊从1956年创刊,走过了近70年的奋斗历程。对70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根据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中选择出那些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领先的文章结集出版,不失为“吹尽黄沙始见金”之举。回顾本刊的历史,可以将其近70年的历程分为以下5个发展阶段:1)1956年创刊、文革停刊,到1979年恢复办刊(1956-197
本书以康熙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高士奇的个人著述为正编,以高氏家集为附编。每编后搜辑传记碑铭、投赠唱和之属,编为附录。
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是明清易代之际文学家、一代名僧金堡(出家后法名今释,字澹归)现存著作的合集。本书所收金堡著作,包括《遍行堂集》四十九卷、《遍行堂续集》十六卷、《岭海焚余》三卷、《平南王元功垂范》二卷、《澹归和尚丹霞日记》等(其中后三种著作是首次整理面世),并附金堡传记、年谱、佚作及历代各家序跋,是金堡著作最为全
仪征刘氏是近代著名的学术世家,从清乾隆末期到民国初年,一百多年间,刘氏家族学者辈出。本书是对刘氏遗稿,主要是著述稿本、诗文底稿以及往来书札的影印整理。本书以人系文,收录刘文淇、刘寿曾、刘贵曾、刘富曾、刘显曾、刘师苍、刘师培、刘师颖等八人的著述稿本以及诗文稿;其次为往来书札,以及刘氏家族收藏的名人字画、对联以及诗词酬唱稿
《榕村全集》的内容以论学为主,除对传统性理之学多有讨论外,亦广泛涉及经义、治道等。这一方面固缘于李光地所长在于理学、经术,文章非所究心,另一方面则也与其为文必衷于道的思想有关。由于李光地在学术倾向上宗尚宋学,故其论学多侧重义理,考证相对较疏,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对于深入了解李光地的学术思想有一定助益。
《祁忠敏公文稿九种》收录祁彪佳著作之五种稿本、四种抄本,分别为《忠敏公在籍公疏原稿》《忠敏公按吴请留州守疏原稿》《忠敏公书赠文载公居官要类附引残稿》《忠敏公公私杂件原稿》《忠敏公撰翁贤书思贻先生赞原稿》和《忠敏公西台疏草抄》《忠敏公未上疏揭稿抄》《忠敏公召对恭纪呈院陈议合抄》。 本书为祁氏多种公疏、奏议、私人信件的文稿
本书共十三章,前三章写感恩与成长;第四章写经受政治运动磨炼;五、六章写亲自主抓的20年治碱改土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七、八章写校长十年;九、十两章写学术云游;十一到十三章写再次披挂上阵,决胜生物质。出生于民国时期武汉商人家庭的石元春,幼时经历了抗日战争,以知识分子之身,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文定集》,南宋汪应辰撰。汪应辰文集为后人编刻,旧有五十卷本,名“玉山文集”。明弘治(1488—1505)间,五十卷本《玉山文集》已不多见,唯秘阁藏有全本,程敏政取秘阁本摘抄十二卷,题为“汪文定公集钞”。嘉靖二十五年(1546),夏浚据此抄本重加编次,刻成《汪文定公集》十四卷(含《附录》一卷)。清乾隆间,四库馆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