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简洁明快、观点新颖的日本儒学小史,按主题收录了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面向公众的多篇普及类文章。作者从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化交流史等角度,阐述了中国唐宋以来的儒学对日本中世、近世产生的深刻影响,指出明治维新得以成功开展的历史前提,正是儒学精神所提供的重要思想资源。
本书分为“明治哲学篇”与“大正、昭和哲学篇”,明治时期(1868—1912)是日本介绍西洋哲学,逐渐接受西洋哲学的时期。活跃在明治初期的,是以西周、福泽谕吉为代表的一批集中于“明六社”的启蒙思想家。通过这样一批既具备广泛的汉学知识,又积极接受欧美学问制度的启蒙思想家们的努力,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基础得以确立下来。在这之后,
《数论颂》为4世纪数论派*重要的哲学家自在黑著,瓦恰斯帕蒂·弥室罗注释。本书中译者试图从数论和瑜伽的关系角度,对《数论颂》作了大量补注,旨在向读者呈现印度古典哲学数论的全貌,包括数论哲学的起源、整体的理论框架、基本原理,若干核心命题及其推理过程。数论派的哲学是瑜伽派的理论基础,因此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数论和
本书以子安宣邦出版于1996年的《近代知识考古学国家、战争与知识人》(岩波书店)为基础,选入《日本民族主义解读》中四篇相关论文,新编而成中文版,是子安宣邦作品集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中,知识考古能体现作者多年来坚持的批判性视野和话语分析式思想史方法。正如福柯研究历史时注重知识话语观念的产生机制及与权力的关系一样,本书注意
本书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旻雁副教授所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暨扎耶德文库”成果,是中阿友好文库之一,语种为阿拉伯文,以儒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和阿拉伯文化中的调和思想为研究对象,进行中阿思想对话。
本书讲述了熊泽蕃山生平与《集义和书》述介;《集义和书》译注;熊泽蕃山《集义和书》思想述评等内容。
《日本的思想》一书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的代表作,1961年于岩波书店出版(岩波新书版)。全书由《日本的思想》《近代日本的思想与文学》《关于思想的存在方式》和《“是”与“做”》4篇文章组成,根据文章独立发表时的时间,可以说体现了丸山真男1957-1959年的主要思想成果,承接了《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一书以思
韩国的儒学受容及其史论性展开(精)/尼山儒学文库
《分辨宝鬘》相传由古印度思想领袖商羯罗大师撰写,以师徒对话的形式,集中阐释了吠檀多不二论学说的主要思想,是“印度最普及、最出名的吠檀多派不二论著作之一”。内容紧扣“分辨”的主题渐次展开,其主体是对作为众生(尤其是瑜伽修士)代表的“弟子”提出的七大人生和修行问题的回答及相应的修行指导:什么是束缚?束缚是如何产生的?束缚是
本书综合研究了支撑韩国儒学两千年的历代代表人物一百人的生平事迹和儒学学术,旨在以韩国儒学为例,挖掘整理中国儒学传播海外的径路、形态和具体成果,证明儒学成为世界性学问的历史性过程,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伟大文化对周边国家精神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贡献。从比较学术史角度出发,可以为跨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研究素材,拓宽研究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