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集,收入书中的40余篇文章纵论上海现当代书画界的诸多人物,集中论述沪地中国书画界人物,且均在《新民晚报》副刊上发表过。本书涉及与上海关系密切的书画家就有五十多位,这样,现当代曾在上海居住过的书画大家、名家大多进入了本书。这些以人为本而非作品为本的诸多文章,往往把某个美术家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中加以观照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姑苏溯源”“迷苏之景”“光裕清韵”“舒园十记”“名家访谈”“探访名居”“游踪印痕”“米舒美文”。收录了作者在近二三十年所写的120多篇散文,书名“风雅苏州”即取自其中一篇的篇名。这些文章既有作者对家乡苏州的深情描述,对宝岛台湾及国外一些知名景点的探访心得,也有对访问文坛和评弹名家的娓娓回顾,对
李子白勤于创作,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年文学实践,让他的小说呈现出丰富质感。《切割高原的河》收入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的小说精品,从原本呈现的近40万字篇幅中再加以精选,共收入了中短篇小说25篇约23万字,通过对传统与现实、乡土与都市、男与女、生与死、情与爱等题材的深入发掘,甚至包括特殊的案件聚焦,在虚构和想象之上,以
契诃夫是俄国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作品集幽默、含蓄、辛辣、哲理于一身,在世界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契诃夫的散文也以思想深刻,语言凝练,风格独特而见长,是时代精神和作家心灵的真实再现。本书由贾植芳先生翻译。
《局外人》既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和法国荒诞哲学的代表作。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写作风格,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之事,以及由此产生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意外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
"本書分为三大部分:概念总论、历史文献,以及表演艺术。除邀请众多重要昆曲学者赐稿,更有国宝级昆曲艺术家们的演出体会,期待能从学术与表演艺术双重角度,完整呈现“折子戏”的历史脉络、社会背景,以及舞台演出等各個面向。"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英国卷)》是在由北京大学英语系刘意青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在线版/光盘版(项目编号:06AWW002)子项目英国文学部分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本书汇集的辞目主要介绍1980年后活跃在英国文坛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获得较大创作成就的当代作家,以及这些作家的
本书分词源、词体、词调、词派、词论、词籍和词学七个部分,全方位梳理唐宋词学的发展脉络,在理论、方法和具体考证上都有创新与突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词学专著,也是词学研究(尤其是唐宋词研究)和唐宋文学研究的必读书。
本书共18章,每章解析一部文学经典,包括《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神曲》《源氏物语》《堂吉诃德》《哈姆莱特》《伪君子》《浮士德》《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叶普盖尼·奥涅金》《简·爱》《德伯家的苔丝》《玩偶之家》《安娜·卡列宁娜》《红字》《了不起的盖茨比》,由作者简介、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等
本书较系统地研究了西方悲剧文体在现代以来变异、传承、传播等问题。上编考察了现代以来重要悲剧文体家如奥尼尔、斯坦贝克、曹禺、迪伦马特等的创作情况,深入分析了他们之于悲剧文体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也涉及喜剧、绘画等领域,考察悲剧文体作为经典艺术之观念,如何渗入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中。下编主要涉及重要的文体概念辨析,对一些源自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