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介绍越南的地理环境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引申出越南文化的形成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内涵与特点,逐一介绍了越南的族群人口、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历法节庆民俗、衣食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医药、出版、传媒、文化遗产等,客观地理清越南历史文化的脉络和一些基本问题,准确地归纳出越南文化的特点,并对越南文化的发
本期书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别和区域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主要文章包括《“一带一路“—沙特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一带一路“——卡塔尔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一带一路“——阿联酋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中东乱局背景下“一带一
本期书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别和区域聚焦:中东历史与现实的多维探讨”,主要文章包括周烈老师的《中东乱局中的黎巴嫩真主党》,王天星的《埃及设立宪法法院的原因》,郭才华老师翻译的《阿拉伯的什叶派纽带——理解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顾坚的《1896-1899年的英国苏丹远征研究》,黄超的《埃及近现代农业经济与
从1853年美国黑船叩响紧闭的国门,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日本用60年时间从一个落后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成就了近代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一个独特模式,也成为许多追赶型国家羡慕和模仿的对象。此书通过描写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记录了60年间日本奋起追赶、建设现代国家的艰难历程,也分析了日本后来走上军国
本书主要对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土耳其形象及其成因进行了论述。本书认为这一时期英国的土耳其形象话语的表述裹挟了政治、经济、宗教和外交等因素,以大卫·厄克特为典型代表的英国激进主义者建构了一个政治上和谐平等、经济上自由开放、宗教上世俗仁爱、外交上被动无奈的多元土耳其形象,由此构成了一种“反东方学”的形象话语。故而,新视角之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东方的文明古国、主要宗教与民间信仰、印度教的种姓、印度教的礼仪、奇特的生活习俗、婚丧习俗、印度的土著部落、不同地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特色等。
《朝鲜汉文史籍丛刊》(第五辑)收录编年体断代史书,是朝鲜王朝与大韩帝国阶段编年体断代史书的中辑,拟收八部史书,分别为: 一、《朝野会通》二十八卷,蓝格钞本。记载朝鲜王朝大事,始于太祖,终于景宗。 二、《国朝纪略》十一卷,旧钞本。内编四卷为编年体,记载朝鲜王朝大事,始于太祖,终于正祖;
《朝鲜汉文史籍丛刊》以1948年以前朝鲜半岛出现的汉文史籍为收录对象,竭力搜集、整理朝鲜珍稀历史文献,归为十类,影印出版,具有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馆藏价值。《朝鲜汉文史籍丛刊》(第四辑)收录编年体断代史书,是朝鲜与大韩帝国阶段编年体断代史书的上辑,拟收史书,分别为: 1.《国朝宝鉴》九十
“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编选相关研究论文,针对东北亚民族文化交流与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议题进行强力推介,并举办相关议题的国际研讨会。
《日本简史》分为上下部分,共二十四篇。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