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德之华也”,音乐不仅是伦理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成果,也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和伦理是音乐艺术活动中永远飘扬的旗帜。本书强调以传统音乐伦理为根基、以创新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当代中国音乐伦理文化及音乐艺术的发展为旨归,在揭示音乐与道德的关联、音乐伦理和音乐伦理学等内涵的基础上,主要梳理中国先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之后的
本系列引进自美国哈尔·伦纳德音乐出版公司,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思维训练》《西方音乐史》《二十世纪作曲家》。每本书主题不同,包含各种妙趣横生、实用易学的音乐知识与课堂游戏。该系列不仅能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丰富的课堂游戏素材和知识补充材料,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与互动性,同时还能启发教师结合本土文化元素,
随着近些年各类音乐体裁的创新与突破,市场上的音乐作品也愈加丰富多彩,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音乐欣赏》共分5章,主要介绍了音乐欣赏、音乐与角色、音乐织体与曲式等内容,对古今中外的乐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类音乐体裁及作品,而后又对各个时期的名家名作以及音乐的流派与传承进行了叙述
本系列引进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的VERYSHORTINTRODUCTIONS系列,是一套畅销全球的大家小书,由业内专家杨燕迪、萧梅、严锋、李皖等联袂推荐。此次引进的7本音乐主题人文通识译丛,包括《早期音乐》《管弦乐团》《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心理学》,均由全球顶尖学者执笔,国内一线学者担纲翻译
《彝族民间音乐概论》共分音乐综论、少儿音乐、民歌、乐器、音乐文学、歌舞音乐、仪式音乐和音乐功能等八章三十三节,内容涉及彝族音乐历史、音乐概念和形态、音乐符号和应用、音乐形式与规律、古谱研究分析、音乐程式与结构等。全书在总结和接续前人音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了彝族音乐的本体研究,从音乐与历史,音乐概念与基本理论,音乐与
本书作者刘新红,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音乐课程教学研究。音乐发生在人类的文化历史之中,是人类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及思想潮流的影响。在学习中西音乐史的过程中,如果只关注音乐史本身,缺乏对音乐发展与历史事件存在联系的意识,就会难以理解某一时期所出现的音乐现象。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