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中国历代与茶相关的古画,我们称之为茶画。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茶人所青睐。茶画是绘画与茶情茶意的完美结合。茶与画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内涵与美感却是相通的。文人茶画,许多是描写山水之境下的茶人生活情趣,或饮茶,或烧水,等等,闲情逸致,乐在其中。
《浮生六记》是中国古代笔记体自传的压卷之作,这本书的出现意味着在中国文学史上,夫妻恩爱生活初次成为了文章主题。沈复和芸娘二人又都富有生活情趣,无论是出游、培植花草还是布置房间都有精妙的设计。除此之外,沈复教芸娘读书识字、怂恿她男装出行,其中体现出的男女平等的超前思想也尤为可贵。
这是一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纪游作品。作者怀着对欧亚草原文明的深厚热爱,从大兴安岭的巍巍森林到额尔古纳河畔的莽莽原野,从长城沿线的边镇雄关到阴山下的土默川平原,寻访匈奴、鲜卑、女真、蒙古等北方部族兴起的源头故地,沐浴风土,览游胜迹,仿佛能听到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长久回音。陈万雄先生积二十余年的行程,领略塞上风景,亲自考察历
此书力图通过作者的经历让读者了解不同国度里人们的真实生活,从而让读者认识一个中国人闯荡世界时所要面对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建立自己的人生愿景的可能性。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中国人闯荡世界越来越多。在走向世界之前,了解世界是*步。了解得越多,思想准备就越充足,走向世界的脚步就越稳健。 此书文笔优美,感情真挚。部分文章在
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收录了作者晚年对往事与师友的追忆性文字以及病中日记、思想札记等,分为故人难聚陋室遗篇病隙杂记三辑。上辑回忆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的师友故旧,如陈翰笙、李一氓、吴达元、张芝联、董乐山、范用、王世襄、蔡仲德等。他们多已辞世,作者于含蓄平淡的追怀中寄寓浓情。中辑收入了作者回忆往事的随笔,包括部分从未结
读书与看书有何区别?为学应以何事为先?中学、西学应该怎样兼顾?陈乐民先生虽以研究西学名世,但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书画、戏曲同样十分精通,读书范围甚广,因而能徜徉于古今中西之间,穷理于书海。本书所选文章以读书札记为主,另有书评、序言、文学评论、杂文等,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五六千字;既包括对读书生活、治学理念、翻译写作、学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得意之作,探讨了包括服饰、家具、园林、饮食、种植、养生在内的多个门类,堪称文人生活艺术的小百科。本书娱乐性与实用性并重,无论是器物的设计、家具的摆设还是植物的培育赏玩之法,都记录得详细全面。它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和浓重的江湖市井气征服了各个阶层的读者,三百多年来广泛刊刻,流传不衰。
《消逝在酒馆里的岁月》最早是一篇万字散文,2010年首发于《人民文学》杂志。这十年间,作者持续关注中国酒风,不断修改、拓展该文,汇集成书,被多位知名文学杂志主编和评论家称为当代文学写酒不可多得的力作!本书写酒,更多的是写酒背后的世道人心、时势变迁。那些消逝的岁月中的人和事、成或败、冷与暖,关乎酒,又不止于酒;正可谓,百
这是一个打动了800万读者的真实故事。 30岁出头的杂货铺老板,得了一种无法治愈的眼底黄斑病变。在彻底失明之前,他决定自我放逐:去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野营、去事故频发的318川藏线骑行,去深山盖个小木屋酿酒…… 他似乎已经放弃自己的人生,以此对抗命运的荒诞与虚无。但也正是在流浪的途中,他逐
《一梦江湖远》这部书稿,系作者韵珂个人散文集。所辑数十篇文章,分“乡人亲友杂事”、“四方游历见闻”、“妙趣人物画像”几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作者的成长历程、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整部书稿壮阔有之,幽微有之,深挚婉转,情衷无限,具有相当的文学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