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动的叙事方式,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生态保护、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一带一路、政治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用一手的资料和鲜活的故事,呈现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充分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如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命运与共,又是如何以自己的积极行为,为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全书由总报告、专题报告、战略报告3个部分共9篇报告组成,分别从历史、热点、趋势角度反映北京高质量发展情况。总报告梳理了2023年北京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进展、基本成效与困难挑战,以高质量发展内涵为理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和数理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创新、文化、治理6维度构建了共73个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报告(2023-2024)》是“成渝蓝皮书”的第二卷,是成渝蓝皮书编委会组织高水平研究团队,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综合性报告。总报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研究》,分析成渝两地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竞合关系,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提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效协同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本书从融资约束视角构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的资源配置系列方法,并结合数值算例和实证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首先,通过将融资约束纳入基于DEA的资源配置框架中,并据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融资约束的资源配置DEA新方法。其次,考虑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需求不确定性情形,对确定资源配置DEA模型方法进行了理论扩展。再
本书围绕第三方市场合作主题,以测度第三方市场合作对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效应为研究目标,以第三方市场合作相关概念为研究边界,对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三方合作进行概念辨析,阐释了第三方市场合作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协同理
本书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组织编写,紧扣党中央对2024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内容,从多层面、多角度、分领域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全面系统解读。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翔实的数据深刻分析中国经济当前形势、增长态势和长远大势,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是迄今国内持续时间长、评价体系较为稳定的评价报告之一。实践证明,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运用十分适合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由于采用了稳定的评价标准体系,各级指数值和位次均可做到不同年度、不同地区间的横纵向比较。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与区域科技管理
本书系四川省金融学会重点课题成果。课题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赋能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何种理论机制与作用渠道?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状况施加了怎样的影响,同时,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状况又会对区域经济增长造成什么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否都受益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上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
本书主要收录的是作者近几年在经济研究工作中撰写的一些文章和研究报告,主要目的是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方法问题和热点进行梳理思考,以推动中国经济研究走向科学化和学术规范化。全书共分两篇二十章。其中上篇主要集中于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内容,其中在上篇的前四章,分别从概念、数据、逻辑、历史这四个方面,阐释经济研究只有立
本书共三篇十一章,约25万字,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指数,主要运用计量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指数、协同发展区域的竞争力指数和县域竞争力指数进行了客观评价和分析。第二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生产力布局研究,重点选择了先进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